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观点地产网 见习编辑 李欣鞠对于绿城中国来说,2011年的9月是个多事之秋。
先是海航30亿收购绿城的传言,接着是银监会要求调查绿城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报道,连续的负面消息已使绿城近期的股价下跌近30%,甚至成为最受关注的“高危”房企之一。
在银监会调查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之际,绿城再次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
9月28日,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绿城正在酝酿资本市场的重大动作,以摆脱目前的资金困境,其中曾经考虑或仍在考虑的方案之一是在香港联交所退市。”
不存在仿效复地退市之举
针对退市一说,绿城于9月28日中午发布澄清公告称,已注意到该报道,董事会确认公司并无有关考虑及打算。绿城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没有退市打算,并且不会放弃上市公司这个平台。
对于报道中提及的绿城考虑仿效复地从香港H股市场退市以吸引投资人一说,绿城中国常务副董事长兼执行主席寿柏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完全不存在,没有这样的安排,即便是引入合作伙伴也并不是只有退市这条路。”
寿柏年指出,复地退市是由于其流通股主要在大陆,做进一步融资安排需要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批难度颇大,且其退市后便于大股东的支持,这与绿城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据悉,复地于今年5月14日正式退出香港H股市场,成为内地首家退出香港资本市场的上市房企。退出主要是因为融资障碍,此外,75%的高资产负债率也是复地最终放弃港股市场的重要原因,一般在港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在30%左右,较高的负债率削弱了其在港的融资能力。
与复地相似的是,绿城的负债率也高居不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绿城的净资本负债率为163.2%,较去年底上升31.2%。公司可动用的银行现金及结余仅67.44亿元,但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则高达135.14亿元。
绿城今年5月份曾透露,在融资方式上,鉴于目前股价低迷和公司高额负债率,绿城将不会考虑股本融资或发债,而是倾向于信托融资,或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营公司的形式来开发新项目。
事实上,自几年前的“连环债”危机之后,绿城更多的是利用资金杠杆、借贷杠杆,靠外部的融资,而不再热衷于在香港发债融资,这对一个在港上市的企业来说颇为少见。
资料显示,因多个房地产项目延期,为解决建设资金、开发成本及营运资金需求等,绿城在2008年大量借债,资本负债率高达140.1%。其中,一年到期的短期负债从年初的24.36亿元增至38.68亿元,一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则由43.68亿元增至73.85亿元。此外,还有高达27.01亿元的高息收益债券。
2009年5月,情况更为恶劣,如果绿城当时不能以8.5折回购一笔4亿美元高息债券,高息债券承销机构及持有其债券总金额25%以上的债权人有可能要求绿城提前赎回债券,这可能导致绿城的资产被清算。不过,因房地产市场好转,绿城最终顺利度过了“连环债”危机。
不会死在绝大多数房企前
除了退市传言外,还有媒体报道绿城已把全年合约销售目标由550亿元降至400亿元,下调幅度27%。对此,寿柏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完成目标有一定困难,但不会调低目标。”
今年1至9月,绿城的销售收入为270亿元,仅为年初计划的一半。此前,绿城相关人士曾表示,今年的全年目标一定达不到,预计大概可以实现400亿的销售额。
标准普尔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若明年内地发展商合约销售额较今年再跌30%,大部份公司均存在信贷流动性风险,更点名包括绿城在内的6家内房股,指出即使明年销售以今年的基准计下跌10%,其流动性将进入“危险期”,其中部份到期债务加上应付土地款,已等于甚至超过其明年合同销售额。
对于备受质疑的资金危机,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拖欠地价款,目前绿城的情况比2008年的时候要好。绿城在当年8、9月份时,已经有了支付方面的问题,开始欠款了。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月银行贷款到期了,要去还掉;下个月信托到期了,要去还掉;如果仍能够按照现在这样良性运转下去,一点问题都没有。”宋卫平说。
此外,绿城近期将通过项目股权合作和加快项目营销,以降低负债率。
虽然资金链紧张,但是绿城并无降价打算,用宋卫平的话来说:“绿城降价的余地非常小。”
他认为,接下来绿城会分三个阶段走,首先就是努力做销售,把房子卖出去;如果这个不够有效,第二就是看看能不能腾挪掉几个项目;最后一个阶段,如果前面的手段都不奏效,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所有的房子都卖完,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当然,我相信,绿城不会死在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前面。”宋卫平补充。
从海航30万收购,到银监会调查,再到退市传言,绿城近期风波缠身,不过宋卫平依然淡定。“对于负面消息,这很正常,树大招风,要认真去面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风险总是有的,有时也很难控制,没有风险也就不是今天的绿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