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境外市场波动干扰A股运行节奏,在缺乏新利多政策支持,且大盘本身技术性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预计市场短期难以出现系统性行情。当然,由于投资者预期仍未进入悲观状态,市场不会缺乏新兴产业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货币政策暂难转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仍处于高位区。我们认为,虽然CPI回落趋势已经明确,但短期来看货币政策仍难以显著放松。
首先,CPI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回落和工业品价格回落影响,但服务价格仍处于逐步攀升过程中,而服务价格运行趋势相对刚性,一旦上行则难以回落,其上行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其次,CPI环比仍出现0.1%的上涨,同比的增速回落主要受到翘尾因素影响,在春节即将来临以及冬季灾害天气频发敏感期,过快放松货币政策容易引起CPI再度反弹。
再次,从历史经验看,当CPI处于5%以上时,货币政策仍会相对较紧,只有当CPI低于3%以下,政策才会从控通胀转向保增长。在目前GDP增速仍保持在9%以上的情况下,经济并没有硬着陆的风险,保增长在货币政策取向中的权重预计不会特别大。
第四,目前贸易顺差仍然较为显著,欧美债务危机虽然影响了中国向欧美的出口,但从最新广交会的反馈来看,向日本和部分“金砖”国家的出口基本冲抵了欧美市场的不振。在外汇占款依旧高居不下并提升基础货币余额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还难以出现趋势性拐点。
最后,目前整体社会库存仍在高位,在负利率的情况下,企业在通胀期积累了大量的存货有待消化,简单地放松货币实质是在鼓励企业将流动资金库存化,会削弱企业未来成长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方面近期提出了对物价调控的新思路,即通过扩大生产来增加供给,降低物价水平,走出了以往过于依赖货币政策来稳定物价的思维定式。
主题投资方兴未艾
目前市场的强势动力仍在于货币政策的放松预期,以及十二五规划等行业政策利好,而经济增速包括PMI等均处于下滑的趋势中,周期性行业的利润增速仍处于下降通道中。从历史经验来看,充裕的游资和政策利好会促进主题性投资机会,而不是行业增长机会。作为十二五规划中重要的一环,经济转型带动的新兴产业发展仍是下一步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因此主题投资仍是市场投资者应关注的要点。
继文化传媒行业之后,环保、软件、物联网等行业的未来潜在增长速度仍然可观,虽然相关行业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利润增长,但其成长空间会成为吸引市场资金主要原因,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