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 陈斯音
如今,民营企业在国内各行业全面开花,构成国内经济总量的70%以上,也成为推动中国前进不可小觑的力量。昨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其中指出,如今家族企业在民营经济中已占八成多,其中许多正经历“父业子承”的交接班关键时刻。
超过30%的子女不愿接班
据介绍,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历时一年有余,在全国工商联和国家工商总局的调研系统支持下,共对中国4614份家族企业抽样调查,由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和李锦记家族在历时一年多的调研基础上联合完成。
报告表明,家族制如今广泛集中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广义的家族企业是指那些个人或家族拥有50%及以上控股权的经营单位,狭义的家族企业是指不仅有50%及以上的控股权,还要家族参与管理。根据2010年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若以广义家族企业定义,全国85.4%的私营企业是家族企业;若以狭义家族企业定义,55.5%的私营企业是家族企业。
报告指出,东部地区是我国家族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制造业是家族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十余年来,家族企业涉足的行业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1996年较多企业集中在餐饮业,到2009年,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已涉足批发零售业,这与我国经济领域开放的趋势相一致。
报告显示,2010年底,2063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达到762家,家族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重达到36.9%。
同时,十余年来,家族企业的规模稳步增长,平均投资额、销售收入、净利润、员工总数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其中,平均销售收入增长倍数最多,净利润次之。家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也面临日益突出的传承换代问题,许多家族企业正处在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传承换代上面临挑战。
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年龄超过50岁的1014名民营企业家中,子女有接班意愿的占35%,虽然超过了没有接班意愿的31%,但是年长企业主的子女不接班意愿仍处在较高水平。
浙商家族企业在全国都很出色
在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中,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作为报告的直接参与方,从设计调查问卷,到直接参与企业调研、分析数据、撰写研究,为报告问世付出了许多心血。
家族企业研究所副所长朱建安告诉记者,根据调查,目前全国超过85%的企业属于广义家族企业,而在浙江,这个数据还要略高。
“浙江民营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比约在90%。这不仅与许多浙商第一代创业早、致富早有关,‘家文化’也是根植在所有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特别在浙江,许多浙商第一代白手起家创业,都是动员所有能动员的力量、运用所有能用上的人脉关系,称得上是‘举家创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中都能看到家族力量的影子。”
朱建安对记者表示,如今随着西方企业管理方式在国内的推行、上市越来越普遍,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都将建立规范的组织框架和管理制度视为目标。然而在大众和部分业界的观点中,“家族企业”往往与封闭落后的管理模式划等号,因此,许多企业面对公众时,都尽量规避自身“家族”的色彩。
“然而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外界一些观点对‘家族企业’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家族式管理的企业要成长壮大,必然也需要转型、变革,但并不是说凡是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要职、或持股占比较大,这家企业就一定不会好;一家子承父业、代代传承的家族企业,同样是可以非常优秀出色的。这点在浙商中间,就体现得比较好。”
调查中,为何会有超过30%的子女不愿“接班”?朱建安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第一代创业者目前大部分年龄在五六十岁,许多人还精力充沛、精神奕奕,还没有真正想‘放下担子’,而许多子女都是了解父辈的这种心态,认为现在还不是自己真正接班的时间;二是许多家族企业仍属于传统制造业,目前形势下,这类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许多子女都有海外求学经验,看到了这样的形势,因此更愿意投身金融、新技术等行业。”
他透露,在此次报告中,研究组成员针对100多家浙江的家族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其中许多准备培养子女接班的浙商不仅在经营上有独特、清晰的理念,对企业未来也十分有信心。
“在我们的接触中,许多浙商企业都表现得十分优秀,比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父子、广厦集团的楼忠福家族、横店集团的徐文荣父子,他们不仅是浙商乃至全国有名的家族企业,未来也有望能代表浙商的家族企业,成为家族企业财富传递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