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监管部门剑指增持秀 中小板公司首设增持保底线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07: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下,中小板公司大股东增持首度设置“底线”。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基于监管部门要求,自2011年12月28日以来,至少有6家中小板公司的大股东增持公告均明示了保底增持量。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此举是为增加大股东增持的透明度,减少“作秀式”的大股东增持。

  2011年12月28日,东方园林、东南网架的大股东增持公告格式出现微调。东方园林披露,包括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巧女在内的5名高管,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25万股、最高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东南网架实际控制人郭明明27日增持838448股股份,且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且不低于300万股。

  此后,天马股份、科华恒盛等至少4家中小板公司陆续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告,均明确了计划增持股份数量的下限。

  “公司最初提交公告时还沿用未来12个月内拟增持不超过2%的固定格式,但其后被监管部门告知必须写明最低增持量。”浙江某中小板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作出此番调整并没有书面文件,而是以口头指导形式告知。就此,记者又采访了另外几家中小板公司,也得到相同的答复。“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最低增持数可以通过明确增持金额、比例或数量等不同形式告知,原则是必须让投资者看得明白。”上述人士说。

  记者对照发现,同期,沪深主板、创业板的大股东增持公告并未明确最低增持数。另外,拓邦股份高管集体增持也未披露最低增持数,意味着高管增持应该不在新规约束范畴。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则和指引,当事人在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总股本的30%,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1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2%,可向证监会申请以简易程序免除发出要约,俗称“自由增持”。因此,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计划,基本沿用了“未来12个月不超过2%”的表述。

  2011年以来,随着股指持续深幅下挫,大股东出手增持屡见不鲜,但亦存在少数动机不纯的“作秀者”,“不超过2%”成其消极增持的“护身符”。本报此前曾报道,个别公司在首度增持后再无建树,数月后增持计划草草收场,实际增持数量微乎其微,且往往夹杂着再融资等敏感背景,护盘意味甚浓,其“假动作”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监管部门向来鼓励大股东增持,对增持数量下限的明示显然是考虑到大股东增持中的种种异象,希望以此增强大股东增持的透明度,向投资者传达更为准确的信息。”市场人士分析说。

  证监会层面近期也传递出鼓励大股东增持的信号。日前,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修改征求意见,拟取消因30%以上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行为等情形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同时将30%以上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12个月降至6个月。(来源:上海证券报)

  

热词:

  • 监管部门
  • 大股东
  • 增持股份
  • 要约收购义务豁免
  • 剑指
  • 总股本
  • 护身符
  • 底线
  • 假动作
  • 窗口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