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日,有知情人士向多家媒体爆料称,2011年国信证券债券自营业务由于放大杠杆,造成6亿元以上亏损。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国信证券2011年下半年债券自营的确出现了较大亏损,原债券业务负责人已经离职。国信证券方面称,债券自营存在浮亏,但不可能有传言中的6亿元那么多。
上述知情人士称:“国信证券原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公司资金在去年下半年买入大量债券,并利用目前债券交易的杠杆机制隐瞒公司随意放大,企图从中牟利。但事与愿违,去年下半年债券市场遭遇低迷,其放大交易的债权带来巨额亏损(估计亏损额在6亿元以上),因而东窗事发。”
针对债券自营业务亏损的问题,本报记者昨日晚间采访了国信证券方面,国信证券回应称:“债券自营浮亏事情确实存在,但是亏损幅度远远没有传言所说的6亿元那么多。另外,具体的债券交易过程都是在公司授权范围之内,并非个人违规交易。”
2011年下半年,国内债券市场经历了一场罕见的下跌行情。据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总监乔嘉向记者介绍,交易所债券市场2011年7月~10月的四个月间出现了罕见的系统性回调。很多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券回调的比例几乎在20%以上。在这种系统性风险下,很多债券一起往下调的情况,在以前中国债券市场上是没有过的。如果算上杠杆效应,投资方的亏损幅度还要高得多。
而何谓债券杠杆交易?深圳一家券商固定收益总监万先生透露,所谓债券交易的杠杆是通过债券回购来操作的。投资人在买入债券,按照一定折算比例质押入库后通过正回购拆入资金,然后再次买入债券,再次质押入库后做正回购拆入资金,继续买入债券。这种债券回购放大杠杆的策略在放大收益率的同时,也将增大损失的风险。据万先生介绍,在债券市场放大杠杆是非常普遍的情况。通常公募基金由证监会设定了限额,杠杆倍率在1.4倍以内。券商进行债券交易的杠杆倍数,证监会没有明确规定,这方面主要是通过资本金指标来对券商进行约束。
有多名国信证券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内部已经通报了债券自营业务浮亏的事情,目前原债券业务负责人已经离职。
一名国信证券中层管理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件事在我们公司内部不是秘密,亏损额度远没有那么高,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向公司总裁办咨询。”
据国信证券内部人士介绍,国信证券债券业务原来是由“固定收益证券总部”负责,该部门长期负责国信证券债券承销业务,也从事自营债券交易。在债券自营亏损事件发生后,目前该负责人已经离职。国信证券为了接收来自华林证券固定收益团队人员,在去年下半年还专门设立了固定收益事业部。
有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国信证券两个固定收益部门将会合并,新任负责人可能是来自于深圳另一家券商的总裁。(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