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日前,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推荐一项研究成果。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洛文书教授历经5年时间,在大规模样本调研基础上得出结论,腰围未得到控制时,即使体质指数(BMI)得到控制,高血压发病风险仍会明显增加。与BMI相比,腰围是更合适的体脂评价指标。
体脂含量是肥胖相关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洛文书课题组在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常熟市、睢宁县等地,用5年时间追踪调查了2778名研究对象的腰围、BMI及血压值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腰围和BMI的动态变化与血压水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BMI相比,腰围能更准确地反映腹部脂肪含量,从而更好地反映个体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腰围和BMI均得到控制组人群高血压累积发病率最低,男、女性分别为19.7%和16.3%,腰围未得到控制而BMI得到控制的人群高血压累积发病率最高,男、女性分别为45.8%和35.4%。
研究结果显示,BMI不能准确反映体脂分布情况,而腰围是更合适的衡量指标。腹部内脏脂肪含量与高血压有更强的关联,而腰围正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指标。
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在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的过程中,不仅要降低体重,更关键的是要缩小腰围,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这一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