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CNTV名家专栏 >

马光远:纪念“南巡”须大胆推进改革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10: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马光远 经济学博士

  20年前“小平南巡”发生之时,笔者还是人民大学大一的学生。清楚地记得,1992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一个年轻的老师来我们宿舍,神秘地和我们说“要变天”了。对于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我来说,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个事件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最伟大的事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遵义会议”和伟大的转折点。

  我只记得,在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去中央党校讲话之后,我们人民大学沿用了很久的“政治经济学”的老教材正式被废止,而在“小平南巡”之前,我们刚刚学习了这本教材中关于“计划经济”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论述,而以“小平南巡”为界,这样的说法已经真正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小平南巡”之后的2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20年,小平之后的中央集体领导遵循小平的理论,在经济领域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2001年,中国入世,中国真正成为国际社会非常重要的一员,中国在2010年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在“小平南巡”20年后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长期的政治稳定导致利益集团的出现,而利益集团为了既得利益,逐渐从改革的先锋队成为改革的保守力量,成为改革最大的阻力。

  由于利益的冲突,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改革的未来是什么,如何改,分歧非常大。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分好蛋糕”的阶段,既得利益集团为了避免利益的受损,要么百般阻挠改革,要么曲解改革,要么进行假改革,要么借改革之名行维护既得利益之实。

  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停滞和权力制衡的缺失,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和商业精英利用缺乏制衡的权力,互相寻租,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人心的涣散,导致改革共识的破裂,导致很多人对中国未来开始悲观,近年来出现的盛世移民潮就是明显的例证,而金融危机以来的国进民退,以及一些消失了20年的左的思潮的重新活跃,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

  很多担心中国改革出现逆转的人士,善良的期待中国再来一次“南巡”,以拨乱反正,扶大厦之将倾。这种愿望虽好,但很显然只是一种愿望。但这种愿望的出现恰恰说明,“小平南巡”的精神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些时不时跳出来否定改革的阴魂依旧飘荡在中国的上空,而且利用中国社会出现的腐败等问题大做文章,目的仍然是小平20年前担心的,否定“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而事实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非改革本身导致,而恰恰是没有遵循小平同志“大胆改革”的指示,改革不彻底所导致。破解中国社会困局的关键不是回到改革之前,而是以“小平南巡”精神为指针,更加大胆推进改革,特别是长期停滞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权力的制衡,遏制日益蔓延的腐败。

  如果说20年前的“小平南巡”,用捍卫市场经济的方式,彻底解放了生产力,让中国真正富起来的话,则20年后,交给我们这代人的,恐怕必须用法治和发展民主的方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解决富起来之后的“分蛋糕”和权力制衡的问题。如果不在政治体制改革上遵循小平的指示,“步子更大一点,胆子更大一点”,而是缩回到一个只胆战心惊维稳的状态,迟早会葬送小平同志改变中国社会和命运的改革开放事业。

热词:

  • 小平南巡
  • 老教材
  • 政治体制改革
  • 政治经济学
  • 计划经济
  • 三中全会
  • 遵义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