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节日消费奢侈品的心理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13: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科技生活》周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春节长假结束了,一个始于圣诞节、跨过元旦的“购物季”也随之终了。无论是伦敦的牛津街,还是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抑或迪拜、东京……哪里有奢侈品柜台,哪里就有扫货的中国人。

  据说,大批的中国人是专门冲着“打折季”涌到国外买“奢华”。在奢侈品店开门前早早排起长龙,开门时挤作一团、卡在入口的人群中,90%是中国人。如此抢购,大有一种“只要奢侈,不要品”的感觉。可谓“出国旅游有一景,中国人抢奢侈品”。

  有统计显示,全球奢侈品消费平均每年增长8%,美国的增长为12%、欧洲为6%,而中国达到了30%。在中国,有1.95亿人买得起奢侈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这一人数还在增加。专业机构预计,2012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会达到顶峰,成为全球的NO.1。

  中国人的腰包真的很鼓了吗?未必。即便是购买奢侈品的国人中,也不是谁都达到了随意出手的阔绰。咬牙割肉,并不少见。很多的高级白领为了一个名牌手袋,不得不先经历一番“缩衣节食”;而这一类消费者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不可能经常购买奢侈品。

  世界奢侈品协会作过调查,在法国、意大利,75%以上的奢侈品消费者并不会把品牌作为购买的理由,他们认为,产品的价值来自于设计师。在美国,70%以上的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是为了自己喜欢的款式,他们“掏钱”大多只是真的需要。而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眼光更多地聚了“品牌”上;他们中70%认为,奢侈品是用来社交的重要符号、有攀比价值的必要性。

  心理学上将对奢侈品的消费动机,大致分成了社会性、个人性两类。前者包括炫耀、从众、社交、身份象征等目的;后者包括了追求品质、享乐、自我赠礼等。

  心理学家发现,东方人更依赖于从他人的感知中,来识别自我。这种“好面子”的自我概念造成了在奢侈品上与西方人不同的消费动机。

  东方人更多地看中产品的象征意义,西方人则更多是为了自我的需要和体验。在日本,85%以上的消费者就会认为,没有奢侈品将会缺失个人竞争力。

  而中国消费奢侈品的群体主要有三类。一类以消费时尚、快速消费品为主;一类以消费顶级珠宝、名表为主;另一类群体的猎物则主要是豪车、私人飞机、游艇。

  作为主流的第一类,人数最为庞大,它只是奢侈品消费中的入门级。以“显示身份”为主的奢侈品消费,无疑是暴富之后,为了向人证明自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张扬。

  北京一位做奢侈品报道的杂志主编曾这样描述消费奢侈品的心理:“纯粹就是攀比。为了表示攀比得有道理,奢侈品品牌宣传中还会加入诸如文化或者科技的要素,以证明奢侈品价格高企得有道理。文化或者科技都是奢侈品的噱头。”

  微博上一个段子这样拿奢侈品杂志的编辑们打岔,“一群月收入8000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收入3000元的人"月收入5万元的人在如何生活"。”

  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的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还分析了奢侈品对于购买其他商品的影响。当一个品牌将它的一款产品定为“天价”,那么价格比它略低的商品也会成为“可承受奢华”。因为很多人会在“天价”的刺激下,不自觉地抬高心中合理价格的上限。这时,如果购买一个不菲的小件,也会让人产生只是“一笔小钱”的错觉。因为面对“天价”,“买不起”的尴尬和自尊也会在这一次小挥霍中得到抚慰,这就是人性。

  当然,消费奢侈品并非“逆经叛道”,它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一个社会对奢侈品的消费,实在不应该是依靠暴富之后的攀比心来支撑,它需要理性的回归。这样才会让奢侈品的消费变得务实一些,既有奢侈、也有品。

热词:

  • 奢侈品消费
  • 奢侈品品牌
  • 消费动机
  • 天价
  • 品牌
  • 逆经
  • 香榭丽舍大道
  • 消费时尚
  • 名牌手袋
  • 自我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