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家统计局前日公布了1月份部分经济数据,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5%。此前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呈现回落态势,预计GDP增长8.5%左右,中国经济仍然承受欧洲的金融动荡尾部风险,提振经济是最为现实的需要。
随着CPI的逐步回落,市场上一个基本的共识是,2012年通胀压力并不构成主要的宏观风险。CPI的回落将为继续宽松从而稳增长进一步创造政策空间,提振内需也需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近日,股市的反弹似乎佐证了这种政策预期。虽然股市和CPI没有必然联系,但是CPI物价指数如果涨幅太高,央行将采取调高利率的措施予以应对,利率的调高随之会遏止资金流动性,而股市是需要资金的,因此,资金流动性下降会让股市出现下跌。所以,股市往往通过盯住CPI而盯住政策的动向。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民众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消费支出项目并没有包括在CPI中,如民众教育消费、医疗保险、住房消费等,价格传导确实有失真的成分。但应该注意的是,即使CPI能够很好地反映居民消费价格,它也只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中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际上,那种“逆风向而动”的货币政策早已过时了。如今的美国货币政策操作早就脱离了这种状况而转向追求一种“中性”的货币政策。这里的中性货币政策指的是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相等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担心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利用利率变化实现一种市场均衡的回归才是最重要的考虑。中国货币政策已开始向中性货币政策靠近,开始考虑如何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好的市场环境。
因此货币政策只有微调的空间,要提振经济,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应该充分发挥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的潜力,尤其是通过结构性减税来还富于民。
相比货币政策调整,财税政策的空间更大,财税改革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体现。中国应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实施大规模财政措施予以应对。例如,通过财政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降低社保缴费和消费税,对购买耐用消费品提供直接补贴,对小企业财政支持,推进保障性住房计划,以及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投资等。
早前,财政部将增值税与营业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税负,还推出了系列优惠政策。如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从6%和4%统一降至3%等。
笔者认为,这种减税的力度还应该加大,部分营业税可以直接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就业之源,全力救赎中小企业就是拯救中国经济。政府应积极改革当前的税收体制,针对我国当前税收过高的问题,逐步降低征税比例,减轻社会税收负担。(白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