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尽管各家研究机构对于市场底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但估值支撑、产业资本增持和政策利多等种种迹象似乎昭示:市场底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2011年,股指从2808点下滑至2199点,累计重挫21.68%,跌幅为史上第三。在前期股指持续重挫中,A股市场一片惨淡,散户投资者纷纷陷入了大幅亏损境地,连机构投资者也未能幸免。或许是基于往事不堪回首的缘故,龙年春节期间,以前一直为散户朋友们所津津乐道的股市投资之道,一时间成为大家刻意回避的敏感话题。
在散户投资者噤若寒蝉之际,机构投资者对于未来大盘走势的预判则陷入了激烈争论和分歧之中。目前虽有部分研究机构认为2012年大盘有望触及3000点高度,但认为大盘将跌破2000点甚至是再度下探1600点也并非没有人在。在具体操作中,部分机构投资者“看多做空”行为的存在,似乎为持看空观点的人士增添了几分底气。
在各方对于市场底的激烈争论中,A股市场未来走势愈发显得扑朔迷离。不过,研究机构达不成一致预期,未免就是坏事情,因为行情往往就是在普遍犹豫中诞生,在一片乐观中消亡。2007年大牛市之时,研究机构一致趋于乐观,“万点不是梦”的观点就一度很有市场,而最终结果是A股行情的终结。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08年大熊市时,虽然各路投资者对于大盘后市走势充满了猜疑,但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估值支撑渐强,A股市场最终迎来了一轮大级别的行情。
经历前期深幅调整后,目前很多蓝筹股估值纷纷进入历史底部区间。2012年以来,尽管高估值的小盘股“挤泡泡”仍在进行之中,但大盘蓝筹股跑赢小盘股现象却屡屡出现。为何如此?估值支撑使然。
2012年1月6日大盘创出2132点调整低点当日,沪深300市盈率(TTM)仅为10.43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08年大盘创出1664点阶段大底时,沪深300市盈率(TTM)为12.66倍;2010年7月2日大盘创出2319点阶段低点之时,沪深300市盈率(TTM)为14.31倍。因此,仅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沪深300估值支撑已超2008年。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估值是动态参数,与业绩走向密切相关,因而判断估值高低还要考虑业绩预期。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A股市场整体业绩可能稳中有降,而非投资者担心的快速大幅下滑。诚如所料,一旦业绩下滑担忧缓解,那么当前估值极低的蓝筹股将有望迎来整体估值修复行情。
随着不少A股蓝筹估值吸引力上升,增持鼓点渐趋密集,大股东增持行为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1月30日,2012年1月份股东累计公告增持规模已达23.62亿元,一举超越同期15.11亿元的公告减持规模,促使A股市场股东净增持现象在时隔20个月后再度出现,中国神华和中国石化等央企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尤其引人关注,并与前期汇金增持银行股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回顾过去可以发现,2008年至2011年月度净增持曾出现过两次,分别为2008年8月至10月、2010年5月,每次都昭示了市场反转趋势或较大级反弹行情。从这个角度来看,观察目前净增持现象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有助于判断未来大盘反弹动力强弱。就历史经验而言,上市公司股东对其股价高低的拿捏比较到位,2008年8月至10月A股市场处于熊市末端之时,月度股东净增持现象横空出世,最终带动A股市场走出漫漫“熊”途。在目前各方陷入市场底激烈争论之时,1月份股东净增持现象再度闪现,或许意味着产业资本在夯实市场底的过程中已提前迈出了一步。
同时,目前A股市场破净、破发和破增现象不断增多,似乎也是底部信号的佐证之一。就破净指标来看,2008年大盘创出1664点阶段大底、2010年7月2日大盘创出2319点阶段低点和2012年1月6日大盘创出2132点调整低点之日,破净A股数量分别为176只、9只和62只。由此来看,目前A股破净程度明显超越2010年7月而紧追2008年10月。
此外,随着前期股指向下触及2132点,来自政策层面的呵护声音似有增强迹象。如果说“呵护股市”更多的是表明一种态度,那支持养老金入市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真刀真枪”意味。以上种种政策利多迹象,与2008年对比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目前无法判断政策利多与央企大股东增持是否存在关联,但可以预期的是,这两大利多因素将有望在二级市场上形成共振效应。
假如市场底果真形成,那么后市行情可能呈现怎样的轨迹呢?就目前情况来看,2012年经济增速下滑是投资者的共识,在此局面下,缺少业绩增长配合而仅有估值支撑孤军奋战,A股市场似乎难以出现波澜壮阔的反转行情。因此,一旦市场底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同,依托估值支撑、产业资本增持和政策利多等因素,后市出现一波反弹行情或将是大概率事件,但其反弹力度可能较有业绩增长配合的大趋势行情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