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暴利银行屡遭两大质疑:收费成本能不能“晒”?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1日 16: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周本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上周本报连续刊发调查报道,揭露银行业“高额收费、低质服务”的现象———从“账面破产”到改制重生,银行取得辉煌财务成就的同时,也渐渐与公众利益发生背离。针对银行暴利,公众屡次发出两大质疑:

  疑问一:坐吃利差何时休?

  低息存款,高息贷款,利率管制下银行“躺着也能赚钱”,着实令人艳羡。但“坐吃利差”的模式引来不少争议:存款增值长期跑不过CPI,是不是该提高存款利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是不是该压低利息帮企业渡过难关?银行利润那么丰厚,把利差缩小一点,让利于民不是更好?

  对此,原央行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在一论坛上表示:“国家在银行改制的过程当中,背了很多的财务负担”,保护利差是为了偿还欠账;同时,业内还有不少中小金融机构尚待改制,盈利能力弱,需要利差的保护。广发证券分析师此前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确有不少城商行、农信社需要“输液”。

  但这又引来新问题:按最新数据,2011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达113.3万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将近64%;剩下的城商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中,经营能力落后的也并不占多数。以保护小部分“难兄难弟”为由,让全社会为银行业输送利益,是否有违公平?

  疑问二:收费成本能不能“晒”?

  银行收费赚得盆满钵满,成本却一直云里雾里。于是,尽管“乱收费”、“高收费”指责不绝于耳,银行却从未反驳。

  “别说你们,我们内部都没办法清楚核算。”广东一名国有大行高管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国外银行有条管理线,能算出具体业务的成本;国内是总分支结构,只能以营业部为单位来算成本。”

  另一名业内人士透露,银行开辟收费业务,新增成本其实非常低廉:“营业部资源、计算机后台资源都是现成的,人员也可以通用。做个贸易融资、打个存款证明,成本无非就是几张纸。”

  从2011年上半年报表看,大多数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来自结算清算、银行卡、理财产品、担保承诺等业务。去年上半年,建行的“银行卡手续费”高达79.2亿元,同比增长26.6%,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增幅更达到56.3%……各银行限制、缩减存折业务,鼓励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确实存在财务动机。

  同一时期,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收入达105.5亿元,同比增长47.3%,在各中间业务中排行第三;“富人业务”收益如此高,也难怪银行“嫌贫爱富”。

  另外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一些银行的“顾问和咨询费”涨势迅猛,这一科目或含“擦边球”收入:有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要求对方缴纳“咨询费”等,实际拉高了贷款利息。本月银监会曾发文禁止该行为。

热词:

  • 理财产品
  • 收费业务
  • 银行收费
  • 利差
  • 成本
  • 咨询费
  • 乱收费
  • 擦边球
  • 城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