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自从2月1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力挺蓝筹股“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以来,“力挺蓝筹股”就成了当前管理层最重要的一项日常监管工作。
不仅郭树清一再力挺,证监会投保局的负责人更是站在了“力挺蓝筹股”的最前沿,包括上交所、深交所也都纷纷出台措施。
鉴于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形成的“垃圾市”恶名,郭树清上任后希望重塑A股市场形象,为A股市场塑造一个蓝筹股市场的形象,这是不难理解的。但蓝筹股市场的建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蓝筹股市场,也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包括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不应该是唯蓝筹股独尊,只是倡导投资者投资蓝筹股,有点过于集中。正是基于此,笔者遂有此“五论”。
一论:力挺蓝筹是否符合“市场化”原则?最近十余年,中国股市一直在探索“市场化”之路,把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来办。正是基于“市场化”的原则,所以每当股市低迷,投资者期盼管理层救市时,总有人打出“管理层不管股指涨跌”的口号。尤其是新股“市场化”发行,甚至取消了“窗口指导”,放任新股百倍市盈率发行。既然如此,一再力挺蓝筹股的做法是否符合“市场化”原则?我想投资蓝筹股还是非蓝筹,还是应该以市场为准。
二论:管理层力挺蓝筹股,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层发现了蓝筹股罕见的投资价值,即时投资的年均收益率达8%。蓝筹股的投资价值难道投资者看不到?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因为8%的年均收益率是建立在上市公司全额分红基础上的。但实际情况是蓝筹股的平均分红达不到30%,这意味着蓝筹股的年均回报达不到2.7%,甚至比银行存款的利率还低。这样的蓝筹股有多大投资价值呢?
三论:炒作蓝筹股等于理性投资?作为管理层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股市里的蓝筹股本来就持有在投资者的手上,这些持有蓝筹股的投资者是在进行理性投资。难道力挺蓝筹股的目的是要市场炒作蓝筹股,把蓝筹股的股价炒得更高一些?
四论:创业板、中小板公司大多属于非蓝筹公司,推出“两板”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投资者分享中小企业发展的成果,分享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成果。如今这“两板”顺利推出了,又称要回归到价值投资的轨道上来。早知如此,又何必推出“两板”,推出包括扑克、瓜子在内的大量非蓝筹股上市?
五论:在中国股市还没有走出“圈钱市”的今天,笔者只能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管理层力挺蓝筹股的目的还是为融资。因为近来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盘股IPO困难,日前发行的中国交建将原定的200亿元融资缩减到50亿元,而且最终还是通过包销来完成。而在IPO之外,蓝筹股的再融资更是排着长队,还有国际板也在苦苦等待。如果蓝筹股始终低迷,那么这些“好事”就难以美梦成真。
因此,力挺蓝筹股,其醉翁之意应该不在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