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QFII扩容比养老金入市更具利好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5日 10: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清明节小长假期间,迎来两则股市开源的利好。其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博鳌论坛上称,将审慎运营广东千亿元养老金,少部分将投资到股市。其二,证监会、央行及国家外管局决定新增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总投资额度达800亿美元。两者相比,进一步引入QFII比养老金试点入市,对股市更具实在的利好效应。

  近几个月,管理层致力于为股市引入更多资金,包括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试点及加快QFII资格的审批等。据相关媒体统计,郭树清自去年10月底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三个半月内,五度喊话长期资金入市。他特别指出,在发达市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占70%左右。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专业机构规模明显偏小,投资者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2011年年底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为15.6%。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资本市场比较容易发生大震荡。

  管理层倡导引入长期资金,其中养老金和QFII是两大主力军。QFII具有长期资金的特征,是管理层眼中稳定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之一。2003年7月,第一家QFII——瑞士银行宣布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等4只蓝筹股,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研究表明,QFII的运作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从各类机构投资者之间每月买卖方向的相关性看,QFII与证券投资基金为负相关,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为正相关。2007年年初到2011年6月底,全部QFII年换手率的加权平均值为1.84,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4.05。

  此前市场各方对养老金入市的议论很热,千亿元广东养老金率先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不过,眼下对A股市场更具开源利好效应的是加大引入QFII。全国近2万亿元的养老保险资金,只能说是看似庞大的投资力量。可问题在于,一是地方养老金被疑存在相当数量的“空账”,到底有多少资金能够入市是个谜。二是对养老金入市的争议很大,且存在政策限制,短期内全面开放入市的可能性较小。三是养老金属于经不起折腾的“养命钱”,入市的比例不会很乐观,试点的广东千亿元养老金顶多是少部分投资。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明确表态 “委托人可获得不低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意味着千亿元广东养老金的运作更像 “保本基金”,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不能被股市投资风险所拖累。由此判断,广东千亿养老金的少部分投资,对股市只是“杯水”而已。即便其他地方的养老金跟进投资运营,也不会轻易大笔投资股市。

  相比之下,新增的QFII投资额度是看得见的“活水”。此次在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的同时,RQFII的投资额度也增加500亿元,共为A股市场引入“活水”超过3500亿元。当前A股市场“折腰”于牛熊线之下,管理层明确表态“蓝筹股具备罕见的投资价值”,对新增的QFII来说是较好的长期投资机会。如果同样对股市风险存在担忧,养老金的入市意愿只会比QFII更低。QFII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显强于养老金,此前的研究也显示其具有低点买入、高点卖出的运作特征,因而,其出手投资的动作会更大。从促进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来看,引入更多QFII也是必然趋势。

  2008年股市下跌期间的QFII的年换手率为2.27,高于其年均水平,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此番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表明管理层希望QFII发挥“鲶鱼效应”,激活当前人气低迷的A股市场。需要注意的是,进一步引入QFII并非改变A股弱市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假如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不确定风险,A股市场“抽血式”融资我行我素,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得不到市场认可,反弹依然会受到制约。(记者 张炜)

热词:

  • 养老金入市
  • 利好
  • 投资者结构
  • 扩容
  • 社保基金理事会
  • 资金入市
  • A股市场
  • 管理层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 牛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