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首先,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外部。欧债危机的阴影是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最大障碍。根据美林公司的预测,2012年欧元区GDP将负增长0.6%,拖累全球经济增速降至3.5%,在极端情况下,欧元区还可能深度衰退2.5%。其他发达经济体前景也不乐观,“末日博士”鲁比尼就预计,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在2012年有50%的几率陷入衰退。
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GDP增速连续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第二季度9.5%,第三季度9.1%,而第四季度增速已滑到9%以内,为8.9%。经济增速连续4个季度回落,创近两年新低。今年的经济增长态势也并不乐观,预计增速仅7.5%,创8年来最低。
企业经营效益亦出现快速下滑势头。今年前两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60亿元,同比下降5.2%,比去年12月下降近37%,这是自2009年11月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首现负增长。其中国企、股份制企业和外企利润下降,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景气的主因。而在号称“制造业之都”的深圳,经济指标更是出现大面积负增长,这是特区成立以来极为罕见的现象。
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收入增速迅速回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比去年平均增速24%左右降了一半多。而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制造业集中的城市,财政收入一改往年大幅增长的趋势,竟出现极为少见的集体负增长。
在这种不确定性因素迅速增多的复杂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大大提高。按照年初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今年的宏观调控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细化,最好能有具体配套措施将其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操作。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性,避免由于政策的模糊而误伤部分经济活动主体。
外因不可控,内因成关键,因此必须尽快挖掘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启动经济增长新动力。构建一个包括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发展民营经济、调整对外贸易战略等措施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确保稳增长、保民生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未来保持更持久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李长安(对外经贸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中国社科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