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新股盛宴”难再延续 小券商逢新必打折射生存困境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3日 09: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深沪交易所实施“限炒令”及新股破发延续的双重夹击下,投资者网上打新、机构网下打新热情降温,打新资金规模明显下滑。

  以下两组数据可为佐证。

  数据显示,3月以来的5个周来,网上打新资金逐周滑落,由3月初的一周3675亿元依次降至3034亿元、2777亿元、2410亿元,上周更是一举跌回1064亿元。

  而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机构网下打新动用的资金也呈递减态势。2011年三季度、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分别有66只、48只、50只新股上市,机构分别动用资金192亿元、107亿元、72亿元参与网下配售。平均到每只股票上,机构分别动用资金2.91亿元、2.23亿元、1.45亿元,今年首季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下降了35%。

  业内人士指出,“限炒令”实施一个月以来,游资成为新股炒作的主力军,新股股价经历了“爆涨——降温——分化”的过程,加上新股破发屡屡出现,打新风险剧增,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申购新股开始审慎决策,渐趋理性。

  券商作为打新的主力之一,虽然总体看参与度也呈现萎缩状况,然而也有的券商特别是小券商痴情不改,依然热衷于打新。本报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有50只新股上市,25家券商动用9亿元资金打新,浮盈1.04亿元。其中,15家券商实现浮盈,渤海证券投入2亿元打新,录得浮盈4443万元居首。而在2011年渤海证券动用8亿元打新,浮盈近1亿元。查阅券商以往打新历程,渤海证券、国都证券、中山证券、万联证券等小券商几乎逢新必打。总体看来虽然有亏有赚,但还是有利可获的。另外,与大券商相比,小券商的竞争力明显处于下风,所以打新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新股发行中的 “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额现象,一直备受市场指责。机构询价在新股发行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新股发行价格之所以越发越高,发行市盈率甚至超过百倍,询价机构的非理性报价无疑是重要原因。因为打新的财富效益明显,所以机构投资者在现行的询价制度下不惜提高价格以保证“入围”。如今,这一奇怪的现状将有望得以扭转。

  随着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味着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指导意见主要从强化信息披露、调整询价范围和配售比例、加强对发行定价的监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抑制炒新等方面入手,直指新股高定价问题。

  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可谓箭在弦上,以往引人垂诞的“新股盛宴”难再延续。随着发行制度改革的深化,新股发行价格将更加贴近公司的投资价值,因此,类似2009年以前打新的无风险收益将不复存在。

  

热词:

  • 券商
  • 新股上市
  • 新股发行价格
  • 配售比例
  • 询价制度
  • 破发
  • 渤海证券
  • 申购新股
  • 生存困境
  • 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