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五穷”行情在振荡中终于过去,打开一些主要指数的月线,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指数都变“穷”(下跌)了,一些非主流指数甚至可以称得上涨势喜人。以蓝筹为主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双双录得下跌,深证成指本月份下跌39点,跌幅0.38%;上证指数本月下跌24点,跌幅1.01%,看起来与“五穷”毫无关联。而其他指数则多录得上涨:创业板综指上涨43点,涨幅6.27%;中小板综指上涨166点,涨幅3.17%。
这样的市场格局,凸显了“下跌就是最大的利好”确实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也展示了本栏此前对于A股“蓝筹股”这一热门话题所进行的剖析并非无中生有。
就拿创业板综指来说,从去年至今一直都运行在一个标准的下降通道之中,指数从2010年12月的最高点1220点跌至2012年1月份的613点,不到13个月时间指数基本拦腰斩断。近几个月虽有反复,但受制于“退市制度”预期的折腾,也就一直趴在底部,至今并未走出下跌趋势。这次虽也可以算是一次合理的价值回归之旅,毕竟整个市场重心均在下移,但跌得太狠,泥沙俱下之下,一些被“误杀”的个股,也就有了反弹走强的基础。
不过,这样一来,给人的印象似乎又是“投机”气氛依然浓烈,市场格局总是没法扭转到管理层所提倡的“蓝筹股”上来。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主要原因在于笔者对于A股蓝筹股的理解,不是现在主流认为的所谓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而是处于成长阶段的股票。3月份本栏的系列分析文章《我们的蓝筹心》中曾经做了极为详尽的阐述。
笔者认为,A股所处的经济大背景导致严格意义上的蓝筹相对难产。一般而言,蓝筹股规模要大,但靠着行政手段造成之大,其实只是大,并不强,与蓝筹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真正的蓝筹股,应该是在市场的滚打摸爬中成长起来的大公司。不过,令A股投资者气结的是,当一家公司成长为蓝筹股之后,其发展往往遭遇国内市场瓶颈,而向外发展并最终能成为跨国公司的,至今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市场上可以认知到的蓝筹,往往却变成了业绩稳定甚至可能进入衰退周期的绩优股。
正因为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A股市场,成就蓝筹的因素与国际成熟市场有很大差异,上市公司运作的不透明也让投资者信心不足,价值投资之难正在这里。比如眼下,对于银行股为主的大盘指标股,谁不明白其价值处于历史最低区域?之所以动心者暂时寥寥,在于这些公司与“市场”还是有不小的距离,他们的绩优,也许一个政策就可以让之翻转。于是,投资者信奉的,就是“宁买当头起”,你不动俺也不动,你异动了我才跟风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