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银行观潮
■ 肖怀洋
近期,金融圈最为引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中江集团破产重组案和中诚矿产信托兑付风波。两起事件的融资方中江集团和振富集团都被曝出涉及民间借贷,而这恐怕是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系统尤其需要警惕的。
去年,民间借贷热潮涌动,并集中在温州、鄂尔多斯等民间资本发达地区爆发危机。一批企业倒闭,老板跑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彼时的担忧也仅仅是集中在民间借贷领域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毕竟牵涉其中的不过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典当行之类,银行并没出现太大风险。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影子银行这一概念在我国浮出水面。
关于影子银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也包含民间借贷。近两年,由于资金面吃紧,资金成本持续上升,一些原本由银行承担的信贷功能转移到该体系之外。部分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甚至是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和个人都热衷于腾挪资金,将利息不断推至更高,直至资金链断裂。在美国,影子银行的危害更多的是因为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发达,信贷资产被不断的包装,泡沫不断的膨胀,2008次贷危机的爆发正是起源于房贷的过度证券化。而在中国,由于严格的金融管制,这种另类的“金融脱媒”却不是为了效率更优,而是逃避监管。银行风险的可控,很大程度上因对资本的各项指标约束。而影子银行的危害正是因为其不可控性,更为可怕的是向银行系统的传导。
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长效机制是要进一步放开金融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当务之急,则是构筑银行体系的防火墙,将风险隔绝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现实的情况是,民间借贷风险已经开始绕过防火墙,渗透到部分银行内部。结合具体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银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在年初的中担事件中,中担作为一家颇具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却违规高息吸收企业所获的银行贷款,涉及十几家银行。银行过于相信担保公司,对于贷款流向出现了明显的失察,导致了民间借贷风险通过担保公司传导至银行体系。而另一类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则更是银行表内资产表外化的重要通道,信托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也滋生了很多风险。中诚矿产信托兑付风波中,假如中诚信托对振富集团在当地的借贷行为略做调查,就不会酿成如此大的兑付风险。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热议的中江案,中江集团涉入民间借贷泥潭,曝出的债权人多达一百多家。而某国有大行却在其他银行缩减贷款的情况下,逆向为中江贷出30亿元。据媒体报道,中江集团就是因为投资房地产失利,从银行所借贷款也大多用于偿还之前所欠高利贷。在这一事件中,银行内控出现了很大问题。
而近期曝出的银行案件中,大到行长,小到支行员工,屡屡涉案落马。我国的商业银行改制以来,可以仿照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建立起公司治理框架,可以照搬一套风险控制体系。但如若不改变官本位思想,银行内控制度就很难不受人为干扰。
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除了从制度上构建二者之间的防火墙,更应加强银行的内控,严禁银行员工参与到民间借贷中。从技术角度,对企业民间借贷行为的调查并不难,而难的却往往是对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