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阮奇
美国旱情诱发的国际大豆、玉米价格大涨,让不少人担心亚洲2008年时遭遇的粮食危机会否重演。不过,迄今为止,大多数经济学家似乎对此并不太担心。
美国占全球玉米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亚洲进口的美国大豆也不少,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不过,经济学家指出,这两种谷物在亚洲地区的指标通胀中并不占太大比重。
汇丰控股亚洲经济研究联系主管纽曼周五发布报告称,现在还没有必要对亚洲的粮食通胀问题太过担忧。他表示,亚洲的确有结构性的通胀问题,但不管是大豆、玉米还是小麦,都并非亚洲问题的核心所在。对亚洲的食品通胀而言,更重要的还是石油和大米。
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经济体的CPI中,大米占到很大的比重。不过,纽曼指出,到目前为止,亚洲的大米价格仍得到较好控制,较2008年的高水平还有相当一段差距,当时基准的泰国大米的价格一度触及每吨1000美元,较目前的水平高出40%。对于油价,纽曼指出,过去几个月,国际油价已大幅下滑,而油价短期不大可能重新回到之前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