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我明明买的是建行的理财产品,怎么会变成保险产品呢?”近日,家住北郊的白女士向本报记者投诉时很气愤地表示,“当时给保险单子时啥也不解释,只说多好多有利,有稳定的收益,没有任何风险,这是典型的欺骗诱导我入套,明显是一种欺诈行为!”
合同变保单让人傻眼
去年12月份,市民白女士到建行西安未央区时代明丰苑储蓄所办理存款业务,在大厅内业务人员的推荐下,白女士临时决定买了一款理财产品。没想到大半年过去了,白女士发现,理财产品居然“变为”保单。
据白女士介绍,当时她准备办理一份12万元的存款业务,大厅内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她说这是一款年收益率达10%的理财产品,需要每年往银行账户存一定数额的钱,连续存3年就能连本带利取出,利息远远高出其他存款。”听到如此诱人的推荐,再加上出于对银行的信任,白女士就直接拿出4万元办理了一份理财产品,另将剩下8万元办理了定期存款。
直到今年4月份,白女士看到有关“存款变保单”的新闻,她怀疑自己可能也遇到了这样的“骗局”,于是赶紧到银行询问得知,自己当初购买的所谓理财产品原来是保险公司的一项保险产品,合同期限也从当初的3年变成了连续交费5年,“这样算下来还要多交8万元,真是太坑人了!我告诉银行希望能立即终止这份保险,得到的答复却是如果终止保险我需要承担2万多元的损失,我分明就是受骗了。”白女士说。
据白女士回忆,当初给她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穿着制服,带着胸卡,在办理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提示她这是一份保险。后来白女士在银行奔波多次以后依然无果,对方以当初签合同的那位杨姓工作人员已经不干了为由,表示时间太长了,不清楚当时具体情况再三推诿,无奈之下,白女士投诉到了本报。
银行:客户无理取闹
根据白女士上述遭遇的一些细节,记者对建行相关人员和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了调查采访。根据白女士提供的手机号,记者拨通了那位杨姓工作人员的电话,当记者表明身份,并问及白女士购买产品的情况时,对方以对此事“不清楚,要采访找领导”为由,挂断了电话。
7月19日下午三点左右,记者来到建行时代明丰苑储蓄所,关于建行是否有代销银保产品业务,经记者再三询问,银行大厅内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解释道,“确实有一些保险公司的人在银行推销保险业务,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有这样的业务。”随后该名工作人员便不再搭理记者。第二天早上,记者接到了自称是建行时代明丰苑储蓄所领导的电话:“我们银行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欺骗客户的,有些客户根本就是无理取闹。”她告诉记者,“其实客户办理保险产品的时候心里很清楚,要不然也不会签字的。现在想终止合同那肯定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产品收益不高或者急需用钱,所以故意找银行‘闹事’的。”
对于银行方面的解释,白女士觉得简直不可理喻,对于此次事件,她认为银行应立即终止此项保险,返还应得利润,她不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同时她还将追究建行时代明丰苑储蓄所的连带责任,并要求相关单位书面道歉并补偿精神损失。
市民朋友们,如果您有类似的遭遇,请与本报联系,记者将进行调查采访。
电话:15829290883
记者 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