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周期性行业研究员不受待见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4日 03: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不少卖方机构已经压缩甚至不再配置钢铁行业研究员。而在买方机构,对于未来2~3年不会有行情的周期性行业,则不配备相应的研究员。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不少卖方研究员正接受市场“嫌贫爱富”眼光的打量。

  日前,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因产能过剩以及受经济周期影响,周期性行业逐步进入冬天。这使得不少卖方研究员面临着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尴尬现状。

  “一年之中,办了三次机构交流会,参会的人一次比一次少,看着有点悲凉。”7月份申银万国研究所副总经理郑治国在中期策略会投资品(钢铁、水泥等周期性品种)专场上感慨道。当时,可容纳800人的会场仅坐着80人,而一墙之隔的医药消费行业交流会却异常火爆,有的参会代表甚至被挤出门外。

  这并非个案,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所策略会上均出现了类似情况。

  “受行业周期性影响,投资者自然把兴趣转向了医药消费类这种逆周期的行业。”申银万国研究所相关人士表示。

  在分享研究成果时,这些卖方行业研究员往往感慨找不到投资机会,钢铁行业则首当其冲。“钢铁业产能过剩,价格上不去,没有好的投资机会。”名列新财富评选第一的长江证券钢铁业首席分析师刘元瑞告诉记者。

  行业的不景气也迅速蔓延到了卖方研究领域。“研究钢铁行业的研究员,都觉得自己在研究所里没什么地位了。”国信证券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说,现在与机构进行交流时,也就只有一个观点——钢铁行业没什么投资机会。

  这也使得不少机构开始调整研究人员配置。据悉,不少卖方机构已经压缩甚至不再配置钢铁行业研究员。而在买方机构,对于未来2~3年不会有行情的周期性行业,则不配备相应的研究员。

  陷入窘境的行业研究并非只有钢铁行业,水泥、交运行业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全国水泥产量为1.91亿吨,增长6.1%;1月~7月水泥产量累计达11.8亿吨,增长5.3%。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将是水泥产量最后一年实现正增长,因为市场无法消化更多的水泥产量,以后水泥产量将进入下行通道。

  “水泥或许就是下一个钢铁行业,该行业研究员同样面临着找出路的问题。”华泰联合研究所相关研究员表示。

  在此背景下,不少相关领域的卖方研究员选择了转行业研究甚至转向买方机构寻求过冬。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好机会。上周,华泰联合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团队就陷入了“无人接盘”的尴尬转会风波之中。

热词:

  • 周期性行业
  • 行业研究员
  • 钢铁行业
  • 水泥产量
  • 转会
  • 券商研究所
  • 卖方
  • 钢铁业
  • 投资机会
  • 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