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151

往期查看

政策倒逼 信托业寻求转型之道

信托奔入10万亿时代,单季增速接连放缓,经营拐点已到来?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止三季度末,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元,达10.13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32万亿元相比,同比增长60.3%;与去年全年7.47万亿元相比,增长35.61%。信托资金投向的前五大领域依次是: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当前形势下,信托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详细]

最新报道

三季度新增信托资产规模缩水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了三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0.13万亿元,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指出,预计今年全年信托资管规模仍能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但在银行加入资管大战、基金和券商资管产品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明年信托行业难言乐观。[详细]

记者观察

神秘的信托业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直接接触到信托企业,那么信托业到底是什么样的金融机构呢?新中国的信托行业肇始于1979年,当年在邓小平等人的支持下,由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信托公司。虽然成立相对较早,但是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信托行业定位并不明确,处于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不是其主业的阶段。于是信托行业在1982年、1985年、1988年、1993年和1999年进行了行业五次清理整顿。

  2003年,随着信托业的监管机构——银监会的挂牌成立,中国信托业把主业定位于代客理财。随着定位的清晰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快速发展,信托业迎来了一波发展的高潮。但是,同样定位于代客理财业务的还有基金行业,这就导致了两者在投资市场,即股市与债市的重叠,区别仅仅在于信托的门槛是5万元,而基金的门槛是1千元。

  2007年是中国股市狂飙突进的一年,当时各路资金流入股市,给监管带来极大的麻烦,于是我国信托业迎来了第六次清理整顿,最主要的一个变化即是投资门槛变为100万元。从此,信托业与普通人彻底分开。

祸起影子银行

  2008年以后,由于股市暴跌,基金等理财产品遇冷,而信托产品则能够提供相对固定的收益,同时还有隐形的保本承诺,这使得信托业迎来了最快速的发展期。更为重要的是,信托通道业务,让信托成为除了银行之外的另一个融资平台。

  所谓通道业务,就是指借款者(企业)与贷款者之间的通道,这一过程也令借款者持有一种名为信托产品、而非贷款的投资。由于很多时候企业需要钱而银行也愿意放款,只是由于种种政策限制不能如愿,所以资金的供需双方就通过信托公司所发行的信托产品来发生实质性的借贷行为,于是信托公司变为了平行于银行,可以行使银行融资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影子银行。

  重庆银行是其中的一个样本。10月25日重庆银行于香港发布招股说明书,在这份厚达近600页的招股说明书中,人们可以从中窥视到信托作为影子银行的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6月末,重庆银行已经通过信托受益权投资向地方政府投资了人民币69亿元。而截至2011年年底,其信托受益权投资仅为人民币6亿元。截至6月末,重庆银行持有的信托受益权余额为人民币264亿元。与此相比,该行2011年末在这个方面的投资可以忽略不计。

监管逐步加码

  “银子银行本身不是问题,但是至少十数万亿并且还在不断膨胀的规模,就是个大问题了!”中建投信托研究员王苗军说。

  以信托资金流入房地产为例,银行资金通过信托公司隐形放贷给开发商,开发商拿钱用来买地开发楼盘,另一方面,民众通过银行贷款购买楼盘。在这个交易循环链条下,信托公司、银行、开发商、普通民众都参与其中,而房价是最为核心因素,一旦房价出现剧烈波动,则很有可能打破整个循环,引起金融市场无法估量的影响。同样的危险也存在于透过信托投向的地方政府贷款。

  为了规范与防范信托影子银行风险,银监会、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于2012年12月24日联合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简称463号文。该文规定地方融资平台不能再通过影子银行融资,其目的是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并控制影子银行的规模,尽管并非针对信托行业,但463号文同样打击了信托业。

  紧接着,今年3月25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2013年第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文明确了什么是“非标资产”,即信托产品。文件要求银行严格控制所持有的非标资产的总额。“这无异于把信托业的一个主营业务掐死。”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表示。

  事实上,信托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适应市场变化的业务模式的探索。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指出,信托公司未来业务的逻辑起点必须进行切换,即从融资方的融资需求切换到投资方的投资需求上来,即更多地立足于委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开发、设计相适应的信托产品。他认为,信托行业未来的转型之道不外乎有三种形式:一是基于私募投行定位的业务优化;二是基于资产管理定位的业务转型;三是基于财富管理定位的业务转型。

67家信托公司前三季赚389.84亿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实现经营收入539.39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末的400.39亿元,同比增长34.72%;相比今年二季度末的350.79亿元,环比增长53.76%。实现信托业务收入398.71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末的292.52亿元,同比增长36.30%;相比今年二季度末的267.76亿元,环比增长48.91%。

  在此基础上,截至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89.84亿元,实现人均利润217.06万元,相比去年三季度末288.05亿元的利润总额和202.47万元的人均利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34%,人均利润同比增长7.21%;相比今年二季度末257.76亿元的利润总额和155.66万元的人均利润,利润总额环比增长51.24%,人均利润环比增长39.44%。

  从季度环比增速来看,信托资产规模增速已经连续3个季度下降:2013年一季度为16.86%,相比2012年四季度18.2%的环比增速,下降了1.34个百分点;二季度为8.30%,相比一季度更是大幅下降了8.56个百分点;今年三季度为7.16%,相比二季度又再降1.14个百分点。而在2012年度,季度环比增速除个别季度外,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2年一季度为10.19%,二季度为4.46%,三季度为14.12%,四季度为18.20%。[详情]

媒体聚焦

前三季房企“吸金”8900亿 多只房地产信托现违约风险

  今年三季度末,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高达8942亿元,占整个信托业融资规模的9.33%,与二季度末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占比相比,环比增长了0.21个百分点。当前,国内楼市调控未有丝毫松绑的迹象,先是中信信托三峡全通、重庆信托ST珠江、中信信托舒斯贝尔等信托产品遭遇兑付危机,近期也有四川信托、新华信托等产品曝出违约事件。过去一两年,信托公司在房地产信托产品上异常火爆,但也放松了警惕性,所以现在才出现了大量问题,信托在中国还是新事物,包括信托公司自身也不够成熟,需要时间走向成熟。

房地产信托整体兑付风险依然较小

  近期新华信托和四川信托分别发生房地产开发商违约事件并引发司法诉讼,市场对于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的关注再度升温。有分析人士认为,局部问题只是单一事件,房地产信托整体兑付风险依然较小。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信托公司风控差异很大,相关信托公司风格相对激进。建议信托公司在做房地产信托项目时做好尽职调查,包括融资方的信用资质、经营状况、信托项目的还款来源等等,对于信托项目的抵押、担保等风控手段要尽量把好关。

市场看法

资产规模环比下降恐延续

  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的加入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通道类业务的规模被争食是信托资产规模环比增速下降的根本原因。未来银行资管业务一旦全面铺开,恐怕会继续延续放缓的势头。

—用益信托研究员 李旸

信托业资产规模的环比增速下降系业务调整

  三季度信托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增速的放缓从内部原因上看主要是信托公司主动调整了自身的业务发展策略,减少了通道类业务的发展规模;从外部因素上看,则是今年‘银监会8号文’的持续影响,银行单一资金信托计划需求的降低。”

—中建投信托研究员 王苗军

信托公司还需提升自身投资能力

  信托公司虽然实现了信托资产规模的巨大跨越,但如何从市场中寻找业务机会,真正有能力实现高风险高收益,信托公司必然要提升投资能力。

—利得财富助理总裁、利得金融执行副总裁 田昱

信托行业的成长拐点尚未到来

  信托行业的成长拐点尚未到来。信托资产增长的快与慢、信托规模的大与小,从中短期看,会受政策取向转变与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但从长期看,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理财市场的需求规模。参照国外的经验,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规模起码应该在百万亿元以上。而目前,加上信托业在内的资产管理规模也不过才接近40万亿元。据此,中国的理财市场仍然处于成长周期之中,理财需求规模的拐点还远没有到来。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信托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仍可期待。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 周小明

集合信托企正企稳回暖

  信托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大关只是时间问题,之前我们已有预测三季度规模会达到10万亿左右。集合信托由于受到限制较多,再加上券商、基金等都加入,所以这方面从去年开始下降。虽然集合信托今年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1个百分点,但与今年二季度占比情况相当,集合信托这块算企稳回暖。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 李旸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