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菜贱伤农-关注低菜价 >

如何破解“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怪圈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4日 09: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江西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期,受北方个别蔬菜品种滞销、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我省本地早春蔬菜价格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常规蔬菜批发价格大幅下降,对蔬菜生产造成冲击,给广大菜农造成较大损失。

  蔬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菜价高使市民生活压力增加,但菜价太低则让农民利益受损,问题究竟出在哪?如何破解“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这一怪圈?记者日前走地头、访经销商、问官员、听民声,求解答案。

  蔬菜价位:是“菜贱”还是“菜贵”?

  5月2日,在省政府大院菜场,正在买菜的刘海老人算着账:“白菜市场价为1.8元/公斤,较去年同期3.59元/公斤下降了50%;黄瓜市场价为2.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4.34元/公斤下降了33%;青椒市场价为3.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4.4元/公斤下降了20%。当然,目前蔬菜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与批发价相比,苦瓜、空心菜等的价格还是比往年高出数倍,菜价贵。”

  在如烟似雾的春雨中,种了2亩菜的南昌市青山湖区扬子洲乡庙后村菜农谭生泉感叹:“近来,由于外省蔬菜滞销,我种植的萝卜批发价每公斤仅1.2元左右,莴笋每公斤0.3元,包菜每公斤0.5元至0.6元,比往年低,卖不出好价钱;小青菜更是便宜,一大捆也只卖0.5元。”

  省农业厅市场与涉外处刘晓斌介绍,今年以来,为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各地、各有关部门多管齐下,稳定蔬菜生产。据统计,目前,全省在田蔬菜播种面积391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其中4月份蔬菜上市量为147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预计5月份上市量为210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据省农业厅监测,蔬菜批发价格总体较4月初下降15%—20%,其中包菜、西葫芦、莴苣、小青菜、大白菜等部分蔬菜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大幅下降,但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空心菜等早春茄果类蔬菜较去年同期相比价格略有下降。随着气温上升,多品种蔬菜即将上市,蔬菜上市量将会不断增加,市场供应充裕,价格还会稳中有落。

  扬子洲乡三联村菜农喻润根说:“猪肉价格低不好卖,可以先进冷库放一放;粮食收购价格低,有国家保护价兜着;但蔬菜多了卖不出去,只能眼看着坏了扔掉。”

  从田头到卖场: 菜价缘何层层加码?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怪就怪在菜价在田间地头很便宜,但在城市的市场里却很高。因此,有人说“菜贱伤农”是因为今年种菜的面积扩大了,是因为气候导致南北方的菜同时成熟,等等,但这都无法解释为何城市菜价没有相应降低下来的原因。

  中间环节层层盘剥,已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头受气。年初,南昌市郊扬子洲蔬菜生产基地大蒜0.3-0.4元/公斤,但市内菜场仍高达4元/公斤。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超市卖场,成本节节增加,价格层层加码。应该说,这就是价格两端悬殊的原因,也是一些菜农的菜连贱卖也无人收购的根源所在。

  那么,蔬菜价格涨了又涨的差价究竟让谁赚去了?

  我们知道,从菜地到餐桌,蔬菜流通大致有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收菜商从菜农的地里把蔬菜收上来,集中到一处。接着是运输者把菜装上车,或长途或短途运往城市里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接菜后,批发给分散在四处的零售商。最后,市民在农贸市场从零售商手里买菜。在每一个环节上,蔬菜都要经过一次加价,到了终端消费者手里时,菜价已是原始菜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此看来,蔬菜流通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可能获取暴利,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刘晓斌分析,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成本一路走高。一方面,受劳动力价格、农资价格等上涨因素的影响,蔬菜生产成本呈逐年增加之势,特别是近年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使得劳动密集型的蔬菜生产成本也同步上涨。遂川东发蔬菜专业合作社菜农算过账:种一亩茄果类蔬菜和空心菜的种子、化肥、人工等各个方面费用加在一起,比往年要多40元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油价、运费、过路费、租金、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流通、销售环节成本远远超出商家成本控制范围。可以说,仅负担那些物流成本,菜价就已经大幅上扬。

  蔬菜批发商和零售商所要交纳的摊位费不断上涨,也在强力推高菜价。南昌市的一些蔬菜批发商大倒苦水,这几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住宅和商铺的价格一路攀升,房租自然也水涨船高,生意难做。

  治本之策:如何让菜农、市民两头甜?

  “客观地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并非今年才出现。”省经作局副局长胡伟平说。他坦言,从长远来看,破解“菜贱伤农”、“菜贱伤农”怪圈,必须审视其间的不合理之处,并从制度建设入手,有针对性地尽早着手改变。

  业内人士指出,农超对接、打破信息不对称、健全菜农保险机制等,都是治本之策,是打破“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关键。关键之处还在于,要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产销对接,建立直供直销渠道,稳定收购价格,以缓解菜农因菜价过度波动的压力;另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绿色通道的落实工作,通过降低各地的过路费、开办公益性菜市场、减免相关税费等方式,降低流通成本。

  各级政府的“有形之手”要合理引导蔬菜生产。去年菜价入夏后一路走高,今年我省不少菜农因此扩大种植规模,大规模种植去年的高价品种。如白菜,去年市场最高价达4.02元/公斤,不少菜农为扩大白菜种植面积,甚至用大棚种白菜。但受北方白菜价格大跌及本地蔬菜集中上市影响,今年白菜价格大跌。要通过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引导菜农合理调整种植模式、时间及品种,降低种植风险,做到错时错季开展蔬菜生产,确保市场有效供应。

  不断扩大优质蔬菜生产规模,通过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切实提高菜园集约化生产水平。同时,蔬菜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疫病防控、统一产品销售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