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破题 > 分析评论 >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30日 14: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30年来,中国农民收入保持7%以上增速,从全球来看,这是令人称羡的成就。但有两个变化更值得关注:一是收入来源的变化,二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从1990年到2008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从20.2%上升到40.9%,农业收入比重从66.4%下降到38.9%,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城乡收入增长率差异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按照不变价计算,两者之间比值从1985年的1.53∶1上升到2008年的2.64∶1,说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较严重失衡现象。
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改革滞后直接制约了农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增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明确目标,即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相当于平均每年保持6%的增长速度。根据预测,实现这个目标虽然有较大的可能性,但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更快的情况下,未来城乡收入差距可能继续扩大,从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成挑战。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看,实现农民收入更快地增长,特别是探索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收入增长的可能性,才能遏制和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要求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要素市场改革,推动农户之间的分工分业,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利用劳动力市场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有三条途径: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收入。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生产中机械、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大幅度上升,节约土地和节约劳动的现代要素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的条件逐渐成熟,应该积极推动农业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和高效农业转变。
二是利用劳动力市场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通过消除地区和部门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建立和规范统一的国内要素市场,劳动力流动将带来同质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均等化,从机制上创造农民收入持久性增长的源泉,进而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三是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就业效果是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仍然处在上升阶段,通过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并实现其充分就业,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
中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为建立农民收入长期增长机制提供了历史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提高农民收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响应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后的要素市场发育和体制改革。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政策环境为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差距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这样大背景下,深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的体制改革,将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改善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突破农村发展的“温饱陷阱”的体制牢笼,借助政府和市场之间相互增进,实现城乡平衡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培育新型农民,不仅可防止迁移带来的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而且通过教育和培训,训练大批新型的产业工人,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熟练的劳动力供给和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在提高劳动力技能的同时,提高其工资收入水平,进而通过利用劳动力市场机制改善初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关系,为缩小收入差距奠定市场化的制度条件。今后改革的方向应朝着建立全国统一的、竞争性的要素市场,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政策目标,而且还可以迎来收入差距由扩大变为缩小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