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上海市人口发展呈现外源性的“膨胀化”等特点,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图为南京路步行街游客摩肩接踵。周东潮摄
北京西三环六里桥路段堵车十分严重。龚文豹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紧迫任务。作为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程度较高、各类要素高度聚集的特大城市,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出行 北京:“致堵”变“治堵”,交通更畅通
【背景】
2011年9月上旬,北京市晚高峰又一次发威。这次交通拥堵程度已经接近了去年9月17日的全城大拥堵,只是持续时间明显缩短。18时50分,全市拥堵路段达到146条,与去年9月17日的大拥堵相比增加了3条拥堵路段。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人口接近两千万、机动车接近五百万的特大城市,城市交通的“致堵”与“治堵”是贯穿始终的不变主题。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2009年常住人口已达1755万人,比2008年新增60万人;机动车快速增加,2009年全年净增机动车51.5万辆,截止到2010年2月底已达413.2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29.1万辆,交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从根本上来说,北京交通拥堵是城市规划车辆数量与人的交通需求矛盾产生的。一般像北京的规划,都是几十年前做的。那时候的规划,车辆相对来说比较少。另外,城市规划往往侧重于对建筑物规划,而且管理非常严格,比如说限高多少层,甚至连建筑物表面的颜色、涂料都有规定。但是,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产业交通工具,包括人们出行,规划上指标还不完备。比如汽车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扩展和原来城市建筑、道路就会发生矛盾。”全国政协委员张翔就北京交通“致堵”问题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王东林认为,城市交通拥堵,与人民生活方式变化有关系。过去我们是一种单位的组合模式,居住地和上班地很近。后来变成远距离,传统代步工具就不再适用,开始考虑便捷交通方式,地铁高架桥等等。随着人们生活富裕起来,越来越多地拥有车辆,汽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最便捷代步工具,一种行走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建议,各地确立“路权分配”理念,因地制宜建设“步行系统”,从根本上医治交通拥堵的“城市病”。 李立新认为,治理交通拥堵,要有长远规划,比方说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要建立一个立体型的通道。香港以“空中连廊”为代表的“步行系统”,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上最具优势,在香港闹市区,处处可见“人在空中走,车在地面行”的立体交通景观。人车各行其道,互不影响,香港街头虽然车多路窄,汽车总是飞来驶往。
第一要控制车辆总数;第二公交优先更要大幅度发展;第三提高核心区域停车费;第四发展地下交通;第五错时上下班;第六提倡使用自行车。委员们为北京怎样将“致堵”变“治堵”提出许多好的建议。
住房 重庆:为中低收入者建“幸福窝”
【背景】
2010年,重庆大力投建公租房。大连陈玉梅成为了首批公租房的幸运儿。2011年10月,重庆首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在一间仅30平方米的公租房内,陈玉梅回忆起几个月前重庆第一次公布公租房摇号结果的那天,狂喜仍溢于言表。
随着全国各地房价不断攀升,住房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房价节节高升,一辈子的收入都难以买一套房;便宜的房子大都在远郊区,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年轻人在现行经济制度下不得不成为房奴,严重阻碍了很多年轻人的自主择业发展。这种现象在全国非常普遍,重庆近年来的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重庆市人口有3000多万,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情况下,很多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因此,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课题。重庆市政府决定,未来几年内,在重庆市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00万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从2010年起,未来3年内,首先完成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
“重庆公租房帮穷人造屋,让中低收入群众有房住,‘租售并举’的政策为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外来工作人员等中等收入以下的‘夹心层’置办了第一份‘家产’。公租房政策就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重庆公租房特点显著,永远姓公,除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拆迁安置性保障房外,只建公租房,不建经适房,以此杜绝有人通过经适房来‘寻租’。”全国政协委员傅克诚在实地考察后深有体会。他认为,土地充足,得益于重庆早年建立的国有土地储备制度;堵住两个“黑洞”,租售并举既可以防止出现经适房那种利益输送的“黑洞”,又可防止无休止地修建公租房产生的资金“黑洞”;质量保证,公租房建设和管理全过程都由政府主导,任何房产商或企事业单位都不能从中插手牟利;公租房和商品房混建,商业服务、交通配套以及文教卫体等公共设施所有居民共享共用;资金融通体系健全,较好解决了公租房的投资来源。他建议总结推广重庆公租房建设的经验,尽快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立法,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基本住房保障法》,通过法律形式将基本住房保障体系明确固定下来,增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引、推动和约束的效力。该法应包括上述各方面内容。也可考虑先制定《国务院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试行一段时间取得经验后,上升为《基本住房保障法》。”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建议。
吃水 天津:靠海边如何不喊渴
【背景】
沿海城市天津淡水资源匮乏,人均淡水占有量仅约16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同时,天津海水淡化日产能力已达22万吨,居全国之首,但每天的供给量并不令人满意。靠海边的天津依旧喊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天津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直接最主要问题。
天津市水资源的现状只能勉强维持城市的基本需求。除了在总量上稀缺之外,污染也较为严重,地表水除引滦输水河道外的水质均为五类,水功能区达标仅为10%左右。加之城市供水没有独立的水源地,对外流域水资源依赖性强,这不仅使天津用水成本高,水量损失大,水质易受污染,而且供水保证率低、可靠性差,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和潜在的危机。
“要想发展,解决水危机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等、靠、要’的方法已非良策。于是,好多沿海城市已开始把求水的目光转向海洋,天津市打起海水淡化技术的主意,向渤海开源要水。”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介绍。
天津研发海水淡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天津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综合制造能力强,而且有颇具规模的化工业;二是全国研究海水淡化技术最权威的机构、国家海洋局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在天津,此外还有其他一大批涉海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及实力雄厚的涉海企业;三是滨海新区属新建高科技产业集群,思想开放,敢于创新,乐于接受和使用新技术。
柴宝成感慨万千,如今,天津海水淡化日产能力已达22万吨,尽管这些企业目前所产淡水规模还不大,对缓解天津缺水状况仍是杯水车薪,但它让人切实看到了向大海开源讨水的希望。
针对淡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状况,全国政协委员王会生建议,将海水淡化提升到国家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高度,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加快规划建设北方海水淡化基地。
他建议,国家应制定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管指导海水淡化项目实施,并完善海水淡化产业相关技术标准,对海水淡化水水质进行严格监测。同时,还应加大水价改革力度,为海水淡化水进入供水市场创造公平环境。“建设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时,应与海水淡化进行比较研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海水淡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