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2日 19: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科技苑
引进的祸害。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作为一种高蛋白食品进行人工养殖; 1984年,福寿螺作为特种养殖在广东省被广为推广,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后因肉质粗糙,口感不佳,没有太多市场,被大量遗弃。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被遗弃的东西竟然在野外迅速蔓延,疯狂吞噬田野中的农作物。灾难性的后果由此引发。从2000年开始,南方的很多河道、水稻田里都有福寿螺的身影,中国植保方面的专家也不断接到各地有福寿螺危害的报告。由于它会把水稻整株咬断,引起水稻大量减产,在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影响较重,在江浙一带,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影响则相当严重。到2003年,福寿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20年的时间,对我国14个省市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危害。
福寿螺防治,方法难选。
福寿螺一生分卵、幼螺、成螺三个阶段,以越冬的成螺开始产卵,一般一个性成熟的螺可以在三年之内都产卵,达到3000~5000粒,多的甚至上万粒。为了不让卵被水冲走,福寿螺会不辞辛苦地把卵产在离开水面的地方,比如植株的茎杆、杂草、石块上,到达它认为安全的地方后,把粉红色的卵一粒一粒地送出来。
根据福寿螺产卵的特点,可以人为的在稻田附近插上一些小竹片,如果它们将卵产在竹片上面,只要把竹片收走处理就行了。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可以把一些即将孵化出来的福寿螺扼杀在摇篮里,阻击它们出来危害农作物。但是福寿螺特别能生,一次就能产3~5个卵块,每个卵块里就有几百个卵,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接着生,防不胜防。
对于那些漏网之鱼,就只能等它变成螺后再下手。粉红色的卵7~10天后会慢慢变白,犹如结了霜的葡萄,这时幼螺就会破壳而出了。接着它会自动掉到水里面,长到性成熟。由于福寿螺喜欢吃植物的嫩叶,对秧苗期的植株危害最严重,等到水稻、茭白等作物长高了,它们反而不怎么吃了,所以一定要在苗期控制住它们。
本土鳖大战外来螺。
据一些资料记载,福寿螺的天敌很多,有40多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防控专家选择了几种生物进行对比,最后发现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的效果非常好。
中华鳖俗称甲鱼,属肉食性动物,在南方也是很好的滋补佳品,经济效益很高。在茭白田里套样中华鳖要选择七八两的鳖进行投放,在放鳖之前对鳖进行消毒,把高锰酸钾按万分之一比例调配好,再把鳖放下去,浸泡10~15分钟,等到鳖的表皮发黄再捞出来。
放养的时间选择在4月底到5月初,因为中华鳖对温度要求很高,这时水温大概在20度左右,成活率会比较高。而此时也正是福寿螺的产卵期,每亩地放养30~40只,正好可以直接捕食田里的福寿螺。为了防止中华鳖跑得没了踪影,要在田地四周拉起栅栏,一米高的石棉瓦,30~40公分插到泥下面,60~70公分在地上。
茭白田里套养中华鳖,不但控制了福寿螺,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然而,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目前,全国已有10万公顷的水稻受到它的侵袭,被称为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
更多资讯编辑短信FT发送到10663355订阅《科技苑》手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