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尾盘跳水洗筹 多头以退为进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4日 08: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昨日大盘尾盘跳水,这究竟只是上升过程中的技术性回调,还是阶段性顶部已现?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安尉表示,我们倾向于前者,退一步讲,即使现在的点位已是顶点,那么,也会出现反复,后市仍可乐观,但即将公布的七月宏观经济数据将对市场形成较大影响。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可惜好景不长,尾盘更是大幅跳水,沪指大跌45点,已跌破5日均线。对于目前走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市场已连涨多日,且市场传出7月份宏观数据可能低于预期的消息,对人气形成较大影响,而后市走势如何还需要看7月宏观经济数据。

  技术性回调迹象明显

  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吴土金说,大盘前期上涨幅度已经较大了,在2700点大关前回调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从技术面看,5日均线跌破并不意味着大势逆转,因为最近5个交易日除了上周五收阴外,其余均以阳线报收。再从目前的获利盘来看,由于大量资金在2600点上方蜂拥入市,一些短线客不愿意恋战而选择了落袋为安的操作策略,从昨日的成交量来看,比上一个交易日又有所放大,获利盘抛售迹象明显。

  吴土金认为,导致昨日尾盘跳水的另外一大原因是将于11日公布的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可能差于预期。一方面,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全国性的洪涝灾害影响,CPI可能超过3%,甚至可能达到3.5%。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实际上形成了“滞胀”局面,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而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将率先反映。

  “CPI大幅上升将导致市场流动性的收紧。”吴土金说,尽管目前加息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央行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手段进行货币政策调控,使前期市场普遍预期的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将放松的预期落空。如果真的这样,那就不仅仅是技术性调整所能释放市场风险的问题了。

  对于吴土金的上述看法,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安尉表示赞同。“涨了这么久,涨了这么多,应该有所回调整理,洗去浮筹,让出上升空间,后市运行才有继续向上的机会。”安尉说,从7月2日的2319点到前天收盘的2672点,已经涨了350多点,其涨幅高达30%,如果仅从时间角度考察,一个月时间,20多个交易上涨30%,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因此,“我们将昨日的调整定义为技术性回调。”

  在谈到其他因素对昨日大盘的影响时,安尉认为,股指期货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期,现货市场受其影响明显,自7月2日以来的反弹就有股指期货助涨的因素,在一个月来的交易日中,股指期货“升水”的时候多于“贴水”的时候。

  “目前的利好消息并不少,从逻辑上应该对后市走强提供比较强的支撑。”安尉举例说,7月新增贷款约7000亿,不仅好于市场预期,而且实际上也高于6月份的新增贷款额,又如基金大举减持债券,上千亿资金转向股市。“这些资金是要买票建仓的,只是在等待逢低介入的机会,而此次回调恰好成为其建仓良机。”

  后市还看七月数据“脸色”

  对于后市走势,安尉认为首先要确定这样几个条件:其一是认清回调的性质,究竟只是上升过程中的技术性回调,还是阶段性顶部已现而开始转势向下?“我们倾向于前者,退一步讲,即使现在的点位已是顶点,那么,也会出现双顶。”安尉显然对后市比较乐观。

  其二,七月经济数据将从基本面角度对市场走势施加影响。PMI已经公诸于世,其连续3个月走低,且创下17个月来的新低,无疑成为市场的一抹阴影,投资消费、出口及工业增加值要等季末才公布,但这却是影响股市参与主体决策的因素之一。而物价指数可能会在7月见顶,一方面,缘于洪灾影响,农副产品涨价,而另一方缘于去年同期比较基数偏低,而这可能令央行在货币政策微调上颇费思量,既非货币发放超量,也非实际涨幅过大而引发的物价上涨,会否仍然以收缩流动性来应对?因此,其变数较多,对市场的影响也会变得复杂起来。

  基于此,安尉建议后市操作上应相对谨慎,控制仓位于五成以内,前期已获利品种宜落袋为安,静待市场走势明朗后再行入市。

  吴土金对后市持谨慎态度,他认为,目前市场心态仍然比较脆弱,起因在于预期摇摆不定:除了担忧物价指数超预期上涨外,还担心以消费升级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地产将继续遭遇政策打压,而汽车销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对于人均GDP已过3000美元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消费升级已经变得比较现实了,但上述指标的下降,表明老百姓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不敢放手花钱消费。

  对于后市机会,吴土金认为,目前市场热点切换速度较快,但未形成一个主导市场持续走强的热点板块,如果管理层在今年内放松调控而形成较好的政策面,那么周期性行业、二线蓝筹机会相对较多一些,“不过这一切都有赖于7月宏观数据出台及其管理层对其如何解读。”吴土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