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3日 23: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今日观察
中国钢企遭遇“天价”罚单,铁矿石采购再起波澜。屡屡受挫的背后,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中国铁矿石之咒?《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史小诺):各位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铁矿石采购所引发的一场纷争。日前,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官方网站发布了消息,我国日照钢铁因为在2008年没有履行铁矿石长期协议中的采购义务,被澳大利亚仲裁认定违约,需向合约方吉布森山铁矿公司支付1.14亿美元的违约金。事件成为行业当中的头条新闻,这一裁定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意味着什么?围绕铁矿石的价格为何纷争不断?高成本竞争下,我国钢铁行业如何来面对挑战?我们今天将会就此展开评论。
那今天我们的评论员是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先生,以及我们财经频道评论员刘戈。
我们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这起纷争的具体的来龙去脉。
8月17日,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公告,称中国的日照钢铁公司在2008年违反了铁矿石长期协议中的采购义务。仲裁裁定,日照钢铁公司向吉布森山铁矿支付高达1.14亿美元的违约金。
事情还要从2007年说起,2007年7月,吉布森山铁矿与日照钢铁签署了长达15年的铁矿石长期供应合同。根据协议,日照钢铁每年采购吉布森山铁矿位于库兰岛项目不超过150万吨的铁矿石。当时,长协合同规定的铁矿石进口价格低于现货市场价格,国内钢企都希望找到便宜、稳定、优质的矿源,而吉布森山铁矿也急需扩产资金,拿到与钢厂的长期协议,就意味着融资会容易许多。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两家关系急转直下,当时,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远高于现货市场价格,包括,宝钢、武钢和鞍钢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钢厂转向现货市场购入铁矿石。日照钢铁也在2008年10月底决定不再履行与吉布森山铁矿的长协合同,吉布森山铁矿向澳大利亚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称日照钢铁拒绝履行吉布森山铁矿的长期采购协议,对其造成了重大损失。
《证券日报》报道,作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钢厂,日照钢铁认为自己也很无奈,公司高层回忆说,“那时如果再把长协矿吃下去,我们必死无疑,宁愿冒索赔的风险毁约。公司不能用生存的机会来换取合作关系。”
如今,1.14亿美元的索赔给日照钢铁的业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新华社报道,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8月20号做出回应,称日钢不认可澳方赔偿仲裁,并将于近期在澳大利亚提起诉讼,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些钢铁行业的分析师也认为,最后的结局现在还不好说,还要看日照钢铁和澳大利亚方面的沟通,不过,值得担忧的是,一旦打开诉讼索赔这扇大门,有可能形成一个连锁反应,中国更多钢厂将会面临同样被“秋后算帐”的尴尬。
主持人:在我理解矿山和钢厂之间,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比较融洽的,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个是买方,一个是卖方。但是我觉得纷争一般来说应该是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但是我们看到这次澳大利亚的矿山公司采取的是仲裁的方式来处理这起纠纷,他们双方的矛盾到底为什么会如此之大?为什么会采取这样一种比较严格的方式来处理?
刘戈(财经频道评论员):那么现在就这两家公司,日照钢铁和吉布森山矿山公司,两家公司本来是应该算是“门当户对”的这么两家公司,而且当年也“情投意合”,因为什么呢?一个是日照钢铁它们因为是属于中国是一个民营的这样一个钢铁公司,所以他拿不到那个协议价的这样的一个价格,所以的话,他需要找更多的矿山,这个矿的来源。那么吉布森山公司也是一个新成立的一个小的这样一个矿山公司,他也需要拿到一个长期的合同然后去融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发生了,本来合作得很好,那么发生了这个2008年的金融危机,那么这样日照钢铁就觉得,我就不能再按照原来那个价格我们去要你的这个矿石,那么这样的话对于吉布森山公司来说呢,他还是,应该说是伤筋动骨。因为这家公司并不大,你看看,它的去年的销售额才是4亿多元,利润也就是4000多万,所以呢,4000多万美元,那么现在这个赔偿额一下就1.2亿,那么就相对于它三年的利润,所以的话,既然已经被伤得这么深,而且利益这么大,所以这个官司一定要打。所以这个最后进行了一个仲裁,大家注意,仲裁的意思,它和法院判决不一样,但是它仍然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两个,因为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都是国际仲裁公约的缔约国,所以呢,这两家公司他们当年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地签注了。
主持人:规定了今后的方式是怎么样的。
刘戈:对,如果要是日后在合同的这个执行上面有分歧的话,那么我们在什么地方,找什么组织来解决,那么当时的话,显然已经定下了这样的规矩,所以,这样的一个仲裁现在是有最终的法律约束力的。
主持人:但是我们看到这个1.14亿美元的违约金,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啊,那么2008年为什么,就是日照钢铁它不去履行这个合约的义务,然后我觉得这个罚金也挺大的,为什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马宇(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实际上这次纠纷的由来,实际上还是就是说在2008年的时候,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和当初双方签定协议的,2007年签订的那个长期协议的价格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因为我们知道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实际上国际的这种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个时候整个国际市场低落,这个钢铁价格也下降,铁矿石价格也下降,所以就造成了当年的铁矿石现货的价格要远远低于2007年当时签订的这个长期协议价格。
主持人:他觉得不划算了。
马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个日照钢铁来说,他就觉得,我这个时候要再执行长期协议价格,对我来说是一个成本非常非常高的问题,他们自己也说,我要是真正履行合同的话,那我可能会破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衡量这个利弊,就说我宁愿冒让你索赔的风险,我还是说,还是不履约。
主持人:那么关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想听听网友们的评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一位朋友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从日照钢铁赔偿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钢铁企业目光短浅,对战略发展和经济风险认识不足,经济实力又较差,没有行业的合作和协同,各自为战,都为眼前的利益而苦苦的奋斗,这种像小孩为糖果而打转转的行为应该停止。”看来都是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位朋友,“黄河之滨”他是这样说的“就单个事件来说,你毁约,对方要求你赔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从长期来看,铁矿石谈判话语权的缺失,造成一系列的被动,国内企业的不同心对外,也是给了国外矿商们一些机会,我们的钢铁企业什么时候能够真正的一致对外,拿到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才会有出头之日,要不总是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也是非常感谢我们网友的一些评论。
那么这次铁矿石的纷争,也是再次引发了我们对于铁矿石定价机制的一个关注,那么作为铁矿石的一个消耗大国,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很多的钢铁企业也都是要依赖从国外进口铁矿石,那么我们国家目前铁矿石的采购和贸易机制究竟是怎样的?一起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