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09: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史寅昇
按照纺织业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波棉花涨价的原因之一是供需关系所致。
七浦路全棉睡衣:近10天日涨1块 价格已是去年1.5倍
核心发现
棉花涨了170%,棉纱涨了150%,棉布涨了30%……每个上游环节都宣称:为了保证产业链的延续,他们不得不吃点亏,让下游环节不放弃他们。而最后,当消费者买到成衣时,一件100元的衣服已经卖到了至少112.4元。
按照纺织业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波棉花涨价的原因之一是供需关系所致。同时,有收棉老板认为,60%的新疆棉花都囤在投资客手中,游资是这波涨势的幕后推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提出的“禁止各商业银行向从事棉花收购的个体和私人发贷”和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也都印证了这一观点。
一件原价100元的女装,面料成本增加8.4元,辅料、人工成本上涨4元。即使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维持原利润,这件女装目前的价格也达到了112.4元。
赵佳峰 制图
11月5日,七浦路上的“新金浦箱包服饰市场”里,从事睡衣批发的店主汪玲(化名)正在清点货物。不到15平方米的店面里,各种睡衣堆得满满当当,但从早上6点开门直到正午,都没有等来批发的客人。
被戏称为“cheap路”的七浦路,一向以价格低廉著称。然而,七浦路上的商客们,在一片涨价声中,也开始悄然提高价码。当“疯狂的棉花”从今年9月2日起一路大涨170%时,整条服装产业链都身陷涨价压力中。
批发商:厂家每天涨1元
两个月时间出厂价超过了批发价
汪玲的主要客户是那些街边服装小店与“淘宝店”的店主们。由于天气渐凉,多层棉的加厚睡衣成了她店铺里目前的主打商品。这种款式的睡衣,在“淘宝店”的网购价格通常在100元~130元。
由于面料采用全棉,在这波涨价风潮里,这类睡衣的涨幅也是最大的。汪玲告诉早报记者,就在10天之前,他们从厂家拿货的价格还是每件70元~80元。短短10天里,每件睡衣的出厂价已经提到了80元~90元。
“这种睡衣一层要耗费2米左右的布料,三层棉,等于一件衣服就要6米的料。就这十几天时间,每米棉布的价钱就涨了1元多,乘6米就差不多10元了。”汪玲很能理解厂家的苦衷,但这种几乎每天涨1元的状况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价格已经差不多是去年的1.5倍了。”汪玲回忆,去年同期,这个款式的睡衣出厂价在60元左右。一年间,虽然服装一直在涨,但今年下半年涨幅尤其猛烈,“涨得这么厉害这么快,还是第一次。”
对汪玲而言,涨价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她也同样将批发价提高了近10元,但她仍觉得自己吃了亏:“我卖衣服原来赚多少,现在差不多还是赚多少。但涨价了之后销量肯定会跌。”另一方面,为了留住老客户,汪玲有时候还得自己“吃进”涨幅,“厂家加10元,可我不敢对零售商加10元,有时候加个六七元对方就很不满了。”
在一家批发棉毛衫裤的铺位,店主陈小丽的感受同样是“生意难做”。
陈小丽销售的棉毛衫裤同样是全棉的材质,也同样涨了10%以上。“两个月前,我拿货22元,出手24元。现在,我进货就要25元,出手27元。我要是不提价,进货价就比出手价还高了。”陈小丽无奈地表示,自己并未从涨价中得到利润,销量却有所下降。
服装厂:承受全方位涨价
一件大衣成本从120元涨到160元
对于大批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疯狂的棉花”正在逼迫它们的产品价格走上“疯狂”之路。
第一纺织网的总编辑汪前进告诉早报记者:“对于品牌溢价比较低的小企业来说,面料的成本可能会占到服装出厂价的六七成。”而数据显示,普通棉布的价格近两个月来已经上涨了20%~30%。
早报记者以七浦路市场的一件普通针织女装为例进行了计算。这件女装原来的零售价在100元左右,零售商从批发商手中拿到的价格为45元,批发商从厂家的进货价格则为40元。在这40元中,按照七成的面料成本计算,面料价格28元。涨价后,面料成本增加8.4元,加上人工、辅料、运输、仓储等其他费用的上涨,出厂价就比涨价前高了12.4元。即使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维持原利润,这件女装目前的价格也达到了112.4元。
一位从事棉花收购的老板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预言,“明年春装至少要涨30%。”
面料之外,其他因素也在催涨服装价格。即使对那些较少使用棉花的制衣企业,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广应达”是上海服装界的老牌子,由于产品以大衣为主,毛呢等面料涨幅并不像棉产品那么大,但目前看来,成本的上涨是全方位的。“辅料涨了60%,运输、仓储的费用都不同程度上涨,涨得最多的是人工,已经涨了50%。”该厂张经理告诉早报记者。
“原来一个制衣工人的月薪是2000元起,现在提到3000元都很难招到人。”张经理介绍,“制衣是计件算工资的,像这样一件大衣,工人做一件能拿50元,我们都开玩笑说开厂是‘为工人打工’。”张经理指着一件毛呢大衣告诉早报记者,一年来,这件大衣的成本已从120元涨到了160元。
“扣子从1元涨到1.6元,内衬等其他辅料涨幅也差不多;人工从40元涨到50元甚至60元;面料倒是没怎么涨,只涨了5元左右。”张经理表示,如果加上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提价,一件大衣的成本比之前高出近50元。“这样子下去,做实业生产,还不如专心做销售,把生产放弃掉。”
棉纱与棉花“共进退”
棉花涨多少,棉纱就跟涨多少
在这波服装涨价潮中,最大的起因无疑是棉花价格的暴涨。
国家棉花价格指数记录了每个工作日内地七大区域市场棉花现货成交价的平均值。其中,代表“3级,纤维长度28毫米”的328棉与“2级,纤维长度29毫米”的229棉是国内数量最大、使用最为普遍的“标准棉”。
直到今年9月2日之前,“328指数”都是一条平缓上升的曲线。而自9月2日起,这条曲线突然从丘陵变成了峭壁: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棉价从9月2日的18012元/吨陡升到了11月10日的30861元/吨,涨幅超过170%。而“229指数”的图形曲线与“328指数”如出一辙。就在11月8日七部委紧急下发通知,要求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之后,328棉与229棉依然在一日之内分别暴涨3.44%与3.53%,创下一个月以来的日涨幅之最。
期货市场上,棉花的价格也一再走高。
棉花大涨,棉纱企业的价格水涨船高。早报记者采访了衢州市常山县民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姜屹,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棉纱、棉线。姜屹的回答干脆利落:“棉花涨多少,棉纱就跟涨多少。我们现在也涨了至少150%。”
棉纱企业无法压缩成本,直接导致了服装企业的成本猛增。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秘书长刘亚卿告诉早报记者,服装企业在棉花涨价浪潮中会首先受到冲击。“价格上涨对出口、内销都会带来影响,而原材料的上涨会让服装企业原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甚至连街头卖袜子的小贩都能感受到这种压力:“前几天去拿货,厂里说暂时停产了。他们盘子小,不敢囤太多高价棉。”
最受影响的还是外贸企业。由于外贸订单要走更长的流程,耗费时间也更多,在随时暴涨的原料价格面前,最后的成交价格往往与实际成本产生偏离。
棉价是如何涨起来的?
收购价不正常,有资金在里面炒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克苏市是新疆最大的产棉区,棉花产量达到全国的10%。一位阿克苏市的业内人士向早报记者透露了棉农们的种棉成本与收益。
一亩棉花通常能产棉300公斤左右,由于今年的气候良好,这个数字还有一定的上浮。而棉农的成本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大的差异,均在1500元/亩左右。“今年的棉价明显不正常。”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往年,棉价高低的指针通常是“兵团棉”的价格。所谓“兵团棉”,是指由建设兵团种植的棉花。棉农在兵团承包棉田,能享受国家的税收、补贴,但国家统一收购价要略低于市场收购价。“去年兵团棉的收购价是7.5元/公斤,今年提高到8.5元/公斤。”但是,今年市场收购价却高达12元/公斤,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15元/公斤。按这个价格,棉农能净赚3000元/亩。
棉花的收购价是向棉农手中收购籽棉的价格。当籽棉经过加工处理成为皮棉,折算掉损耗后,价格约为24718元/吨。但多家企业的业主告诉早报记者,目前能够拿到的现货棉花,价格都超过31000元/吨。
上海鑫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皮棉销售的企业。在新疆收购棉花的同时,作为上海公司,鑫厚也试图就近寻找货源。
“目前我们正在江苏直接收购棉农手里的棉花,价格也不低,折成皮棉后就已经28000元/吨了。”据该公司的林经理介绍,这个价格基本上是去年同期的一倍。“我们的策略就是快进快出。好在下游企业现在也转变了观念,订单很多,大家都想着快进快出。”
对于棉花涨价的原因,林经理支持“游资炒作”一说。就其对市场的观察,他认为,目前新疆的棉花有60%甚至70%都握在投资客手中。
阿克苏市的业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大批温州客涌入新疆炒棉花,现在自治区的农业银行和农业合作社已经停止借贷,用意是要抑制炒棉。”
这个可能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0月12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稳定棉花市场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得到了印证。《通知》称,“要严格信贷审核, 对获得2010年度棉花贷款资格的棉花购销企业进一步审核筛选,保证资金安全。禁止各商业银行向从事棉花收购的个体和私人发贷。”
昨天,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进一步印证,周望军表示今年物价上涨过快有热钱炒作的因素,“棉花每吨涨到了33000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日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换手率很高。”
业内人士分析后市
“低价棉”或一去不复返
上海中期的期货分析师见惊雷认为,目前棉花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之一是供求关系的推动。
见惊雷表示,虽然七部委在11月8日联手发文要求稳定棉价,但这一措施可能无法真正意义上平抑棉价。“政策上的调控可能会对游资带来警告作用,但是没有大政策的改变,供求关系不发生变化,棉价就不可能真正下降。”他口中的“大政策”包括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提供棉花种植补贴等。“目前的这种打压,反而可能是多头进场的机会。”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预测,“低价棉”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棉花价格可能借着这次涨价的东风,踏上新的平台。汪前进认为,目前的调控“不是实质上的”。“棉价可能会借此机会上一个大台阶,在新的价格平台上运行。”他预测,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棉价都可能超过25000元/吨,“即使现在,说棉价30000元/吨就是偏高,还是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