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民资参与:石油业打破垄断必经路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07: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民营石油企业拦路虎

  ●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垄断未必资源共享

  ● 若鼓励民资进入,多部门协调不易

  ● 民企难以承担高额赔偿

  当上海一家民营石油公司负责人叶先生听说今年国家推出的新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到将放开石油行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勘探开发时,他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我是希望能真的落实,这不仅有利于国内石油价格的降低,而且也能让一些无法开发的资源获得新生。”

  现实困难众多

  新36条中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参与国家垄断性产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述那家公司负责人叶先生就表示,民营资本介入石油的中上游行业,需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公司愿意把他们的资源、经验以及技术拿出来与民企分享。

  其次,像国家海洋石油资源就是中海油一家独大,如果政府从实际行动上鼓励民营资本介入的话,那么就需要修改海洋石油开采的相关规定才行。但这又要牵涉到多个部门包括发改委、海洋局、外交部等协调。时间成本暂不说,光是去找谁协调,都不太容易。

  第三,石油产业是一个巨大的、高风险高回报行业。民营企业如果参与管道输送设施的投资与建设的话,万一出现了事故,其赔偿将可能是高额的,民企未必能够承担。

  另外,虽然不排除一些有实力的民企拿到国家贷款,用于开发石油天然气,但从国开行、建行以及国家型担保公司本身而言,他们也需要规避风险,在评价该项目时,没有石油行业的实际操作经验、没有众多人脉的民企,也不容易通过借贷部门的审查。

  垄断引发诸多问题

  而如果不能下决心将垄断打破,也将引发诸多问题。

  国企利用垄断地位“寻租”,自然是这些年来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些年来,石油国企的一把手、采购主管、财务人员因腐败而身陷囹囫的比比皆是。

  而且,由于国内的原油及成品油资源依然是被国企攥在手里,中石化及中石油有数百家子公司或者关联企业都将很多项目经过层层转包才到民企手里,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裙带关系严重,就可能随时出现环境保护、工伤事故以及腐败事件。

  在资源、市场垄断的前提之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企的垄断,也与油价高涨有一定联系。据统计,全国共有成品油零售企业11315家,其中民营企业5826家,占比53%,石油销售量占全国总数的1/3。但是,即便你是成品油批发商,民营公司还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依然不可能获得大量的汽柴油资源。

  今年下半年,因为部分省市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而对企事业单位提出了电量使用指标,很多柴油发电机又再度兴起,这致使柴油供应捉襟见肘,导致不少民营加油站无油可卖,或者出高价才能拿到柴油。

  如何共享资源?

  打破垄断,让更多民企参与到石油产业中来,是一条必经之路。

  今年8月,中石油就抛出不下2000亿元的119个项目,邀请各方民营公司面对面地谈合作。

  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也表示,国企其实可以将一部分勘探、管道建设项目让给民企参与,这样既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资本、共担风险,也能减少贷款负担。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也提到,如果国家能收回石油巨头没有按期完成勘探开发任务的资源,民营油企同样也应该享有“全资”进入的可能。

  众多民营石油炼制企业也呼吁国家能够开放原油及成品油的进口资质,其生产成本、生产稳定性都将得到更充分的保证,也有利于降低国内的石油价格。这是因为,如果原油进口还只是在大型国企手里的话,那么对华出口原油的部分国家,就会因为中国的垄断局势而不愿意降价,这对于一个每年进口原油有2亿吨的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当一个出口企业只面对零零星星的几个客户而已时,其降价意识将会很淡薄。

  普氏能源资讯中国能源市场高级总监华大威也称,在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的相关性已经增加到了0.8(原来是0.3),这是中国政府努力的结果。未来,中国的原油需求也将逐步增加,因此相信会有积极的政策出台。

  新奥太阳能首席执行官蔡洪秋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其实部分能源行业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而且国家也没有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但在民企的推动下,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发展得很好,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因此,希望国家能够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与规范,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