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央行10天内2次发力:楼市紧张股市不安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07: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央行10天内两次“发力”:楼市“紧张” 股市“不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11月19日晚间5点59分,央行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5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次宣布调整仅过去8天。

  据悉,此次调整之后,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10月份银行存款数据推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以一次冻结资金3500亿元左右。

  10天内央行两次上调准备金率,透露了怎样的政策信号

  政策“拐点”已现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担忧是价格增长比较快,还有流动性比较充足或过分充足。提高准备金率有利于未来宏观的调控,是比较及时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近日指出,价格上行压力需要引起关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卢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短期内央行再度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因为当前的通胀形势较为严峻。“流动性过于充裕,近期通胀持续超预期高企,是央行近期频繁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原因。”

  大通证券分析师许鹏坦言,“本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银行的渠道回收,主要受到影响的是银行未来的贷款增速,对原有贷款的影响都不大,对股市中非贷款资金也没有什么大影响。因此,上调存准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股市这样的虚拟经济。”

  华泰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刘昌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针对房地产,但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会比较直接。他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收缩了银根,缩紧流动性,这对房地产企业资金供给会造成明显影响。

  刘昌表示,对于资金压力比较大的房产企业来说,上调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则是致命的。到明年上半年,调控的效果会逐步显现出来,或逼迫开发商降价促销回收资金。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大幅加息将导致外资进一步流入,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成为首选的调控工具,有利于加大冲销力度、控制信贷发放以及加强控制资金流入。

  李晶认为,央行近期加息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这说明政策已经出现“拐点”。在关注“防通胀”的同时,央行已经开始更加关注实际负利率对中国经济构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由负利率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的金融风险。

  李晶指出,加息周期已经开始,预计未来2-3个月可能再次加息。“中国加息阶段已经相对滞后,因此政府要抑制通胀就要提高加息频率。”

  短期震荡 “牛市”未改

  尽管专家对监管层一系列“动作”而引起的对未来货币政策的紧缩预期较为强烈,但仍然看好A股市今后的表现。

  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拟任基金经理罗建辉认为,对股市来说,对流动性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临近年底,本身货币要比正常情况多出不少,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使货币量趋于恢复正常。就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言,不会对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影响,但可能会对市场形成心理上的冲击。

  罗建辉坦言,短期市场处于振荡筑底的阶段,应该还会逐步上行,而且底部不会太远。等到明年,很有可能出现全面性的行情。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内需求日益强劲、国内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好转、市场流动性的充裕、盈利预测的上调,A股市场在2011年将继续震荡上行。”李晶坦言。

  “股市牛市趋势未改。”国金证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期股市会对此次银根收紧将作出较小反应,最多还有5%的下跌空间。从经济周期看经济仍然处在从复苏走向繁荣的上升阶段,至少持续2-3年,甚至3-5年。

  金岩石称,股指从6月份触底反弹,以2400点计算的话,反弹幅度超过700点。而十一之后,股指从2680点起跳,反弹幅度为20%,最近出现技术性回调,以2850点计算的话,回调幅度为10%,而如果认为2400点是底部,则还有100点下调空间。

  他认为,经济基本面支持股市走上升通道,尽管政策在收紧,但是基本面走强趋势非常明显,在此背景下,“股市很难出现大幅度下滑”。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A股市场已通过前一段时间大跌对此提前反应。他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但也不需要太过悲观,市场此次反应已有所消化。(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