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迎战热钱,只挖“池子”不行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09: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早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最近,香港出现接连几天街头排队兑换人民币的现象;很多媒体连续报道称,数千亿囤港热钱流入内地投机;农产品接二连三涨价。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断定,中国经济又开始进入一个热钱进场的高峰。不过,和前几次不同,这次热钱进场的理由较为复杂,而且它和我们国内的游资或闲资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很难通过事先挖好的“池子”,让它就范,成为瓮中之鳖。

  这给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热钱进场的目的,是追求高收益。所以,当楼市监管力度加大,进场的交易成本就自然变大。但是,一些还处于低位价格的农产品,就成了大量热钱和闲资追捧的对象。而通胀问题对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而言,很容易影响到社会和谐。

  其次,热钱流入,很容易带来资产泡沫。通胀形成后,银行资金就会流入高收益高风险的股市和期货市场等,而政府一旦过度干预股市和其他资本市场,又会影响到老百姓的家庭财富。今天虽然可以通过QFII等渠道对外资实行有控的开放,但热钱会无孔不入,会去迎合大众创造财富的需求,于是,我们事后总能发现他们无处不在。

  再者,中国社会具备很强的学习效应和本土优势,也在初期通过农产品的投机和股市等运作赚到了比海外热钱更为可观的收益,但是,中国实体经济被这种虚假的繁荣盖过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很多产业资本寻找机会进场,和热钱同流合污。一旦热钱离场,不管我们是套在市场里面,还是幸运地呆在外面,都会为泡沫破灭埋单。

  另外,热钱大量涌入会增加中国货币政策配合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因为大量外汇占款,会带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和流动性日益增加的效果,最终为了保证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央行不得不被动地紧缩资金,从而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的资金需求。

  这些热钱某个阶段看似很安静,但是,今后一旦美国加息,或韩朝等地缘政治事件发生,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量外资集体离场的现象,这种集体离场,很有可能让国内资本过度反应,给中国经济的发展蒙上浓重的阴影。

  基于热钱对中国经济的这些危害性,我们应该拿出有效的治理办法。

  在“堵”住热钱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下面的政策组合拳:加强外汇管理和资本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惩罚制度;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交易数量上的限制;继续严厉打击商品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以此降低市场通胀的预期;对产业资本也要立法和制定规章制度,打击那些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通过对汇率的双向干预调整,以及增加进口等手段,缓解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同样要通过诸如动用战略储备,调节市场供需失衡结构,打击投机等控制物价的有效方法来减少市场对加息的预期。

  在“疏导”热钱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可以考虑的政策:通过诸如增加遗产税、降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杠杆,让今天很多金融投机资本转变为扶持产业的慈善资本(减少资产泡沫);引导游资或热钱集中在一个金融投资场所,这样便于监管,也便于用它来为实体经济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股市要比楼市好;还要继续鼓励外资企业进行中长期的实业投资;除此之外,我们也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避免惊动热钱集体离场,并让中国市场随之产生过度反应。主要体现在要控制好地方债务,缓解中国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同时,我们要采取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不要让热钱利用我们互相冲突的政策来赚取他们无风险的收益。

  另外,最近也要注意保证银行的经营状态,在强化银行信用管理的同时,也要提高银行中间业务盈利的能力。否则,银行的储蓄资源会与不听话的热钱同流合污。

  最后,我们还要建立一套透明化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措施,防止市场在突发性政策实施面前过度反应。真正做到在打击热钱的同时,也不会伤着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健康资金。(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