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住建部:将规范保障房退出机制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1日 06:4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12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住建部工作会议上表示,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一个新任务,是研究、制定、规范保障房退出机制。

  目前,保障房退出机制不完善已成为住房保障制度推进的一大瓶颈。目前,因收入增加或条件变化而腾退的人寥寥无几,这一方面造成政府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造成本该享受保障房政策的人没有享受到,而不该享受的人却不合理地占用了社会资源。

  记者了解到,未来住建部门将加强保障房退出管理,并结合《基本住房保障法》的制定出台配套规定,以打破保障房租住“终身制”,完善保障房管理体系,使新政让更多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居有其所。

  千万套保障房新考

  随着各地大兴土木建设保障房,城市管理者面对的一道新题是:怎样使条件不再符合规定的保障房租户合法退出?

  记者获悉,2010年,全国大部分省份都超额完成了廉租房的开工和竣工任务。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廉租房在建和交付使用量超过100万套。如果加上2011年开工的数百万套公共租赁房,预计到2013年,全国租赁型保障房交付量将超过1000万套。

  尽管以租赁型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初步建立,但对于这些保障房的管理和退出问题正在快速浮现。

  记者了解到,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29日在北京视察保障性住房工作时,亦对保障性住房退出问题表示关心。

  姜伟新在29日举行的住建部工作会议上表示,2011年将有望在系统调研之后,研究、制定、规范保障房退出机制。

  姜伟新表示,2011年在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情况下,要研究引进民间资金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然而,如果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不健全,上千万套租赁型保障房吸引民间投资的能力就要大打折扣,这关系到未来建立多元化保障房建设融资渠道的问题。

  目前,对于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退出问题,各地颇为头疼。北京、合肥等地主要采取“年审”的办法,即定期对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审核,对于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将采取租赁补贴、调高租金等办法迫使其退出。

  而较早推出公共租赁房的江苏常州市,则采用价格调整手段:首先确保公租房租金始终高于周边房租价格,在此基础上,政府在前三年中每月对租户补贴500-800元,三年后如果这些家庭不符合资格,将停发政府补贴,租户由此将承担高于市场价格的租金,不得不自动退出。

  退出之难:仍靠完善保障房体系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不少省份向住建部介绍了当地保障房退出管理工作的经验,多数尚处于摸索阶段。而由于这种退出机制主要采取经济调整手段,基本不采取强制退出等手段,因此效果有限。

  审计署近期公布的19个城市2007-2009年廉租房建设情况的公告表明,厦门等6个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廉租房保障对象退出难的问题。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拒绝到期退出廉租房。

  此外,审计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廉租住房入住后出现了租金、物业费收取难的问题。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有关负责人分析原因指出,一是对拖欠租金、拒绝退出廉租住房的行为,缺乏有效措施和明确规定;二是入住廉租住房的部分家庭,在其收入发生变化已不符合实物配租条件后,大多仍无能力购置新住房,腾退其现有廉租住房确有困难。

  但记者了解到,随着保障人群规模越来越大,对保障房家庭的年审变得越来越难。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仅有重庆等少数城市建立了住房保障局,大部分城市依靠建设局和规划局的力量,进行保障房建设,但是这些人员无法满足保障房租赁管理的工作负荷。

  而即便进行“年审”,发现被保障对象不再符合条件,将以什么手段强制这些人退出。

  一位进行廉租房调研的地方人大代表坦言,让不符合条件的人退出廉租房,难就难在低收入者的收入变化难以监测,银行不准许查询个人账户、社会收入隐性化,即使查明真相,让其从廉租房里搬出来也不容易。

  针对这种情况,前述知情人士表示,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梯次住房保障体系,在廉租房租户需要退出时,其可以选择经济适用房等其他保障性房源,即在保障房体系内提供经济实用的退出选择,直到这个家庭具备购买商品房的能力以完全退出。因此,政府仍然要大力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各层次充分的房源选择。

  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拒不退出的对象,或者不缴纳租金的对象,应该给予个人诚信记录、信用考核、贷款考核等多个方面的惩罚措施,使得违反退出规定的成本增高。

  而某城市建设局的一位处长对记者坦言,城市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往往不愿意就保障房退出采取强制性措施,有关规定中仅原则性规定了到期退出的义务,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强制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