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细数快递行业霸王条款五宗罪:先签字再验货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10: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快递行业的各种霸王条款让消费者苦不堪言。本报资料图片

  前几日,当拿到货运公司赔付的5000元货款时,阿杜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价值5万元的内存条打算从广州托运至德班,结果在数家货运公司的“层层代理”下不翼而飞。

  托运纠纷在清平工商局的调解下,货运公司由原本打算赔付的140美元(不足人民币1000元),改为赔付5000元。阿杜表示,这也只是原有损失的十分之一,况且还没算上由于信用造成的其它费用,“如果不是为山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声称是‘DHL代理’,我不会去找他们进行托运”。

  如今,物流企业“乱象”丛生:无资质企业偷偷摸摸地营业,有资质的企业“越界”经营,故意给消费者制造“消费陷阱”,甚至制定霸王条款等等,从而给这片本已属于“红海”的市场增加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无资质企业不履保价:5万元货物赔偿5千元

  不久前,南非德班的客户Ahmed向阿杜提出供货要求:2500片1G内存条和1000片2G内存条,价值约合4.9万元。接单后,阿杜不敢怠慢,立即委托一家名叫“为山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进行托运。

  据阿杜向本报记者介绍,托运时,为山国际货运的工作人员一直宣称公司是DHL的代理商,这让他十分信任。而在寄货的过程中,接货员杨小姐也对他进行善意的“忠告”:由于收货一方在接货时需缴纳一笔不小的关税,因此货物价格填得越低越好;此外货物不用保价,“因为手续麻烦而且没有这个必要”。杜先生听信这两条“忠告”,便在货款一栏中填了每片内存条0.08美元,后来又改为0.028美元,并且没有填写保价,这为货运纠纷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为山国际货运并不是DHL的代理商,他们在接到阿杜的货后便交给了一家名叫“茂昌国际货运”的公司,之后货物又转手到了“广州广吉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最终到了“深联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在“层层代理”的过程中,价格近5万元的内存条最终“不翼而飞”。

  当阿杜拿着托运单向为山国际货运寻求赔偿时,为山国际货运的负责人表示只愿意赔付140美元,阿杜断然拒绝了这一赔偿标准。然而,阿杜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由于货款一栏的报价是自己在轻信杨小姐“忠告”后填写的,尽管谁都明白2500片1G内存条和1000片2G内存条肯定不止区区100美元,但白纸黑字的单据和没有填写保价的局面又让他十分懊悔。

  几天后,在清平工商局的介入下,为山国际货运勉强赔偿了阿杜5000元,阿杜也为这场托运交了一笔不菲的“学费”。

  记者调查后发现,从“为山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到“茂昌国际货运”公司,再到“广州广吉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中间环节其中没有一家公司是DHL的代理商,因此阿杜所发的货才会遭遇“卖猪仔”的现象。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货运公司及快递公司并没有跟保险公司合作,而如果客户坚持购买保险或者坚持保价的话,那么客户发出的货物出现损坏,就由发件货运公司承担一切责任。

  因而,一些快递公司或货运公司,在承运单上尽量模糊保价的告知义务,赔偿条款更是含糊不清,甚至随心所欲完全没有标准可言,一些快递公司甚至在《快递单》背后约定“对一般未经保价物品按每件最高人民币500元赔偿”。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法律有一定的“盲点”,目前物流行业纠纷只能根据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3倍”,这意味着阿杜即便将这家货运公司告上法庭,也只能获得“3倍资费”的赔偿。

  “先签字再验货”:霸王行规侵权依旧

  今年年初,广州番禺的郝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款上网本。几天后,当快递员将包裹送至郝先生公司时,郝先生由于在外无法亲自签收,只能让同事代劳。当同事要看货时,快递员坚持称要“先签字再验货”。后来,当郝先生赶回公司将尚未拆封的包裹打开时,发现屏幕竟有破碎的痕迹。

  买鞋子快递时收到装有一堆废报纸的盒子,买手机却收到一块肥皂,快递行业由于“先签字再验货”造成的种种纠纷,不一而足。许多消费者在收快递时都面临尴尬的局面:如先签收,一旦发现货物受损或者丢失,由于签字在先导致投诉无门;如不先签字,快递公司坚持不交货,消费者也无法验货。

  据了解,在今年春节期间,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受理中心的数据显示,反映快件“丢失短少”的占投诉的比例高达6.7%,这基本意味着每15单快递便会出现一次“丢失短少”的纠纷。

  有快递公司认为,如果快递物品的外包装完好,快递公司即完成送达义务,所以“先签字再验货”天经地义。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快递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条行规,否则赚的还不够赔的,生意也做不下去。”

  2009年10月1日实行的新《邮政法》,首次明确了快递行业责任,即规定快递公司对所递物品安全负责,包括物品是否损坏、丢失、错寄等。然而,目前快递业“先签后验”行规依旧普遍存在。

  业内人士表示,新邮政法虽然明确了快递行业的责任,但没有针对快递行业的具体操作细则的规定。例如,到底应是先验货还是先签收等关键操作环节的条文不细、细则不详,再加上尚无针对快递业的纠纷处理办法,造成了目前对快递行业监管出现真空地带,使“先签后验”难以彻底杜绝。 南方日报记者彭国华实习生林山

  ■链接:

  快递五宗罪

  一、快递变慢递。

  一般来说,岁末年初都是网上商城促销的大好时光。但在网络促销如火如荼之时,快递却明显“掉链子”,快递变“慢递”。业内人士表示,快递量太大,人手不够用,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让快递企业员工待遇低而面临招工难的困境。

  二、任意设定免责理由

  快递公司为免责,一般会扩大“不可抗力”免责范围,或不经平等协商,任意设定免责事由。事实上,“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事由,快递公司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告知对方,以减轻消费者的损失。

  三、暴力挑拣与野蛮卸货

  去年下半年,网上出现的《邮局内实拍EMS如何卸货》、《申通快递暴力分拣物品现场》的两段视频引起了网购一族的注意力。他们才知道自己接收到的快递是经历了一次怎样的“粗暴之旅”。

  四、态度恶劣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过和快递员的争执,或者因为“先签字后验货”而产生口角,或者因为行动粗鲁、态度恶劣的事发生争吵。事实上,消费者更希望看到作为服务业的快递具备良好的“服务性”。

  五、难以投诉

  由于法律的不健全,人们发现,即使在邮递过程中站在有理的一边,也只能吃哑巴亏,而快递或物流公司继续靠着不规范的生意进行经营。有关专家表示,2009年10月实行的新《邮政法》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仍需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