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金达威IPO再调查:募资不投向原业务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07:4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变化,难免带来枝节横生。

  正在静待IPO的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达威),骤然遭遇募投项目产品的阻滞。

  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宣布,自2011年5月26日起,同意食品厂商在产品上标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促进婴幼儿视力发育,但不允许宣称DHA能优化婴幼儿及青少年大脑发育。EFSA还要求欧洲食品安全署和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法规,防止厂商为促销而滥用DHA的标注。

  而DHA正是金达威此番计划募投的三个项目之一,其规划在12个月内建成微生物发酵法年产350吨DHA项目。

  金达威在招股书中称,DHA俗称“脑黄金”,可促进婴幼儿视力和智力发育,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炎症等也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食品及功能性食品。

  金达威同时指出,大量研究报告表明,DHA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视网膜的发育,智力、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育,脉管系统的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

  但欧盟新近出台的法律文件,否决了只是噱头的“脑黄金”神话。查询还发现,EFSA此项规定出台的时间,正是金达威首发上会之前的预先披露期间。

  “欧盟对食品安全、品质指标的要求,一直是世界的风向标,该项规定对DHA项目无异于泼了冷水。”一位投行人士表示,“DHA最主要的卖点是视力和智力发育,但现在已经打了对折,市场需求将随之萎缩降低。”

  除了欧盟的规定对DHA市场的影响外,据卫生部《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儿童配方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中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百分比必须≤0.5%。这种DHA添加过高则违规的限制,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DHA的市场增量。

  实际上,这只是金达威募投项目存在变数的最新状况,而此前,金达威的募投项目已发生了颠覆性变更。

  募投迷局

  但金达威对DHA却颇为乐观。

  根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其预期DHA投资回收期(税后)为4.42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32.32%。

  此外,金达威已把高稳定性DHA微胶囊产品开发、专用于过敏婴幼儿群体的低敏性DHA微胶囊产品开发列入未来两年的发展计划。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0 年,金达威仅生产微藻DHA16.7吨,销售合计15.51 吨,产销率为92.87%,产能利用率为83.5%,均为金达威五大业务中最低利用率,并且2010年价格同比2009年下降6.63%。

  其实,DHA并非金达威最初选择的募投项目。事实上,金达威A股上市的环保核查在2008年6月已通过国家环保部审核通过,但据说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等原因,该公司未能如期向证监会申报IPO材料。

  根据彼时的环保核查资料,金达威的募资投向是年产35吨纯品维生素 D3项目、年产120吨辅酶Q10扩建工程及厦门金达威技术中心等三个,其中,前两个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是位于呼和浩特市的金达威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以上项目均未予实施。

  而金达威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其本次募资投向为微生物发酵法年产350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微生物发酵法年产250吨花生四烯酸(ARA)、研发中心等3个项目,投资额分别为9001万元、10000万元、3000万元。

  并且本次募投项目位于厦门海沧区东孚镇凤山工业区,其实施主体均为母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先是实施募投项目主阵地的内蒙古金达威药业,这次被彻底抛开。

  金达威为何喜新厌旧对募投项目进行根本性的变更?

  按照环保核查报告,原因在于2008年下半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辅酶Q10和维生素D3的主要销售市场在欧美国家,因此将此次募投项目进行变更。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在金达威的收入占比中,辅酶Q10和维生素D3的收入2010年均比2008年有较高增长。尤其是维生素D3较2009年增加了8217.29万元,增长率208.22%。

  而尽管2010年DHA、ARA的毛利率高达77.37%和64.39%,但由于2009年才开始进入市场,其收入占比对于金达威来说尚微不足道。

  拟募资不投向原有业务,却瞄准DHA、ARA这两个全新业务领域,市场诟病颇多。金达威亦表示,VA、VD3 等主要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占比持续增加,且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良好。

  前车之鉴

  金达威前后拟募投的项目大变更,无疑给市场带来更多的疑惑和悬念。

  有接近金达威人士透露,早在2002年,金达威就着手筹划上市,这些项目基本都是为了上市目标而上马的,但没有想到会相继夭折的那么快,因而上市计划也一拖再拖,延缓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