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央行应该给出不加息的理由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9日 19: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投资者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当差不多所有人都认为央行应该加息的时候,它却与人们的预期、甚至是希望相悖。央行在它的报告中仍然声称最靠前的工作是防止通货膨胀,但它却置最该做的事情于一边,哦,它也做了,又一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而加息它可能忘了。

  自中国的经济从世界范围的危机走出以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也随之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从最开始的新闻界和学者,到企业、投资者在呼吁持续加息。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胀发生后利息率的提高无可避免,既然如此,那就让它发生吧。在人们心目中,加息在正常周期中是确定性增加的表现,人们不希望看到央行成为了不确定性的代表。

  令人不解的是,一贯标榜追求市场经济手段的央行怎么会在所有人都理解和接受的时候放弃使用这最基本的、常识性的手段了呢?有人曾经注意到央行领导人非常喜欢别出心裁的作风,除此以外,也许有更需要央行照顾的利益以至于它必须要违背大多数人的愿望。

  上周,中金公司的一位研究者向新闻界说,各种政府融资平台能否承受提高了的贷款利率正是央行在提高利率时的顾虑。据官方披露的数字,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总计有9万亿,占当前52万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7%。

  另外,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的房地产贷款同样令央行头疼。这中间,个人住房贷款又占去2/3的比例。我们可以想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个人住房贷款是承担利率提高能力最为脆弱的“部门”。资金成本一旦提高,地方政府将会给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施加巨大的压力;而对于个人贷款者来说,很难转嫁提高了的利息成本,或者会造成比较大的房贷违约。

  我除了在此猜测央行的意愿以外别无他法。实际上,我非常想看到央行在每每出台政策手段时(也包括未如市场预期出台政策)对自己行动做出的“解释”。在顾虑到以上因素之余,再有就是央行“老生常谈”地忌惮中外之间的利差过大从而持续吸引“热钱的流入”。

  因此,资本市场将继续在相当扭曲了的信号中运行。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是银行以“预期收益率”变相提高利率大规模“揽储”行为。这样看起来社会上的流动性被相当程度地吸收到银行系统,(再由银行按提高了的存款准备金上缴到央行),但由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像利息那样具有强制保障性,理财产品违约对储户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

  我知道在做出决策时,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变量和相关因素非常多,想要找出“最优选择”也是难上加难。但是,最基本的道理和最基本要维持的逻辑关系还是存在的。在通货膨胀局面中,提高基础货币的成本,以使使用它的人付出成本从而减少使用,恐怕就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有学者恰当地指出,中国的央行与美联储不同,人民银行不是一个终极贷款人,也就是它不是一个向所有银行放贷的那个机构(美联储是)。我们的基准利率是央行规定银行向储户支付的利息率,但央行也会在这个数字下面一点设定自己支付给商业银行存在央行里存款的利息率。央行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多承担一点资金成本,又何以要求社会更谨慎而不是更放任地使用资金呢?

  加息迟迟不来,让资本市场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周围有朋友笑谈,这种状况也许正是决策者希望看到的局面——当你们不知怎么做时,才是他们最知道怎么做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情,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是人们与市场的,而是人们与管理他们的人们的。

  股市高涨以致形成泡沫,那已经是相当久远的事情了。也许有人会提醒说其实没有多久,问题是,股市不涨是一件好事情吗?中国证券市场曾有过“救市之争”,这一争论的阶段性结论就是政府应该顺应市场自身的规律。但一段时间我的体会是,市场一直在自我暗示、自我强化的仍然是市场还是要顺应政府。政府(比如我们的央行)并不在乎市场要什么,政府总是会相当自大地认为它给予市场的就是它应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