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政府补贴具有战略意义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1日 09: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 马学禄

  中国光伏行业的第一个全产业链项目是英利集团。

  英利的成长过程很艰苦。从技术方面讲,当时国内是没有参照样本的,需要自己独自开创。另外,也无相关的人才培训体系,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找到类似的系统,到现在国内还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光伏人才培养系统。在市场方面,当时的全球光伏市场还不明朗,市场的开拓需要自己去创新。因此,英利的发展相对来说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

  从现状来看,光伏行业的高毛利时代结束了。当然,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靠投机解决问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如今必须靠一招一式、扎扎实实地抓技术、抓人才、抓产品。

  企业的壮大不仅是产能的扩张过程,还是资本聚集、团队培养的过程。统一统计标准对衡量产业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国家决策、调控的依据,还是企业做出战略决策的依据。现在工信部组织了一个中国光伏产业联盟,这是一个内部组织,其提供的数据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应该把这种非法人机构升级为社团法人机构,定期公布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发挥其在行业上的指导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盲目性。

  光伏产业的市场是政府补贴、引导的市场,补贴是必要的。因为在现有的经济体系中,化石能源的环境和资源成本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这方面的成本是很高的。这也让现有经济体系的衡量方式没有反映出真实成本,而清洁能源的成本是很低微的,这两种能源在对比方式上就存在着不公平。而且,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随着行业发展成熟,政府补贴也会呈下降态势。

  目前的政府补贴应该考虑如何衡量清洁能源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用美国人的消费标准来衡量,汽油仅够用10年。按现有的全球平均标准衡量,石油只够用几十年,煤仅够用100年。需要强调的是化石能源不仅是能源,还是化工原料。只要是资源,总有消耗光的时候。

  从现状分析,我国已经到了能源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了。进入这一时期的标志是电荒。今年的电荒提前两三个月到来,而且规模有扩大趋势,这意味着很多工厂不能开工。建大规模火电,运输方面又需要很大的成本,而且现在油价又上涨。

  同时,经济发展绝对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了。国家应该从战略全局考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国家起码应该用100年甚至500年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因此,适当加大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力度是有战略意义的。

  现在市场上的游资太多,投机性过强。政府应该引导资金到真正对经济发展有意义的地方去,而不是拿去炒房、炒大蒜。当然这些投资本身也是无奈之举,但这种流动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秩序。

  我认为,应该用节约能源的资金来发展可再生能源。节约1000瓦电能,只需要投入2000元,今后基本没有运行成本。而建设1000瓦火电站要投入4000元,后续还要烧煤、烧油,还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以致人类还要为修复已恶化的环境付出更大代价。目前全国装机总量为10亿千瓦,节约1/4是个轻而易举的事。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调整好这个利益分配,则会对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产生极大益处。

  另外,国家对光伏产业规划的超前性和延续性非常重视。研发的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限于修铁路,不仅限于铁路的提速。比如我坐巴士到北京六里桥需要一个半小时,但要想进入三环,即便你是运动员,没20分钟时间也进不去,路太堵。从保定乘火车到北京站需要58分钟,但走出车站需要一刻钟,坐车租车还需要20分钟,近40分钟时间没了,火车提速又有多少帮助?放在光伏产业也是一样的,要提高各种功能的系统性和衔接性,应该重视社会微循环系统。

  最近德国要下调光伏补贴,于是,集成商就要集中在补贴下降前大量安装系统,以得到补贴。这给市场释放了一个巨大需求的信号,因此很多企业并不能理性对待,盲目进入,进而导致产能过剩、扩张过快、供大于求,以及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这把双刃剑,会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整合,并压缩各个生产环节的利润水平,使其趋向于成熟行业的利率水平,使这个行业向成熟行业靠拢,使其具备和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但是,企业倒闭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然而,这是全球光伏行业总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