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今年以来一再唱空中国,今年4月唱空中国地产业,6月底唱空中国银行业,本周,唱空61家中资企业,和浑水公司一样,对中国概念股进行空头袭击。这究竟是为什么?
7月12日,穆迪用一个“红旗”测试系统,对61家中资非金融企业全面审查,并点名西部水泥等6只“高危”民企股份,在香港上市的西部水泥等6只股票当天暴跌。由此,对中概股的冲击从美国股市转移至香港股市。尽管穆迪目前还没有拿出足够证据来说明这些公司存在什么问题,仅仅表示“红旗”是为了突出那些值得仔细观察的问题,但引发的后果已经很严重了。
这并非穆迪今年首次唱空中国资产,最严重的是近期对中国地方债以及银行的评级报告。7月5日,穆迪发布报告《逐步加剧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挑战中资银行》,指出审计署低估了3.5万亿地方政府贷款,并称中国银行业的总贷款的8%—12%最终可能会成为经济性不良贷款。此言一出,引起了一片哗然,国家审计署专门出面驳斥穆迪,表示审计署的数据绝对准确。尽管如此,在香港上市的一些中国银行股票,最近还是受到了严重伤害而出现下跌。
穆迪近期频频唱空中国,但没有拿出多少真实可靠的依据,动机令人怀疑,貌似公正的评级机构真的公正吗?这不由让人想起数年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端就是金融衍生品的次级债。当时,这些次级债穆迪等评级机构也给了很高的评级,让大众相信没有问题,但事后才知道原来竟是一堆危险性极高的“垃圾”。那么,评级机构到底在干什么?到底在帮谁?
近期,欧债危机频频爆发,从希腊到意大利,而这些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就是穆迪等评级机构降低了这些债券评级,这也引发了欧洲人的反感。目前全球最大的三家评级公司——穆迪、标普和惠誉都是美国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评级机构用公司评级方法套用到国家未必合适,因为国家的情况和公司经营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目前欧洲很多人呼吁搞自己的评级机构,不采用穆迪之类的标准。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穆迪一再唱空中国,我们要多个心眼,也不要轻信穆迪的评级,历史经验已经说明,穆迪并非像他们标榜的那么公正、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