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李克强挂帅督阵 保障房建设资金紧张问题一箩筐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3日 08: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时至年中,时间、任务均过半,但要在今年11月底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的任务,还面临诸多挑战。

  这还只是政府的初步计划,其完整方案是从今年开始,未来5年内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让1/5的城市家庭搬进新房,投资与金融危机救市时的“四万亿”相当。具体执行是在2011、2012年分别建设1000万套,2013-2015年建设1600万套。

  此时的背景是,一方面房价高烧不下,居民普遍买不起商品房;另一方面楼市调控趋紧,GDP增长需要新的投资力量。然而,伴随这个宏大规划的除了掌声,还夹杂着诸多的质疑。

  事实上,从一开始中央为保障完成任务就与地方政府签订了“军令状”,多个部委更是为保障房建设需要的土地、规划开了一路绿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更是在多个场合明确表态,并详细布置任务。

  《华夏时报》记者长期调查了解到,即便获得了如此大的政策动力,上半年保障房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开工率、公平分配、质量等方面均备受质疑,尤其是资金保障缺乏,地方政府普遍喊钱紧。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各类保障房开工500万套,占50%,但值得细究的是,短短1个月开工率居然从5月的34%飙至6月底的56.6%。

  保障房硬任务

  进入2011年,事关保障房的“风吹草动”都备受关注。

  7月20日,李克强首次对保障房作出“3个确保”的承诺,杜绝搞权力房,即一确保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硬任务),二确保建设质量(硬杠杠),三确保分配公平(生命线)。

  “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部开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近日再次表示,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完成开工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

  在1月21日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传达的核心只有一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求务必做到“稳定房市、稳定经济”。决策层为此成立由国务院各相关部委组成的保障性安居住房工作协调小组,李克强兼任组长。

  今年中央与地方已签订保障房“军令状”,将1000万套分解到各地。“相比去年580万套,今年增加了72%。”在这种大背景下,决策层如此密集的表态,将本轮楼市调控重点转向保障房。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初见成效之后,保障房正在成为调控的“重头戏”。

  快速践行承诺。上半年李克强数次奔赴各地督察、调研保障房,南征北战,足迹遍及多个省。6月,李克强更是在一周内奔赴3地督察保障房,源于行至年中的保障房进度缓慢。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保障房开工仅为340万套,占比34%。

  记者注意到,“新国十条”中明确,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是此轮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点,而李克强的多次调研表态,无疑加重了保障房的话语权。

  “大建保障房是政府兑现‘居者有其屋’的公共责任,更是政府的经济责任。”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对本报记者分析,房地产拉动了中国近50个产业的增长,但最近3个月房地产出现明显走弱信号,保障房还关系到下半年经济的成绩表。

  建设资金紧张

  保障房建设的硬任务首先要面对的仍是巨额资金的筹集。

  “中央下发的1000亿,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地方筹资4000亿却因调控土地出让金大幅下滑,地方债又到了一个极限,因此缺口很大。”地产专家顾海波分析称。

  据住建部测算,今年计划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需投入资金1.3万亿到1.4万亿元。其中有8000多亿是通过社会机构筹集获得,5000多亿由中央、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

  决策层显然看到了问题所在,财政部、住建部、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发力解决资金难题。6月17日,财政部发债504亿元;5天后,发改委又发文明确各地的投融资平台,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为当地保障房筹资。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的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保障房是否可以如期完工,仍有不同的声音。

  对于资金紧张的保障房建设,房地产商以及社会资本也被寄予同样的厚望。“如果基于自愿的话,恐怕没多少企业会参与保障房。”一专家如是担忧。

  “因为保障房回报率极低,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北京一地产老总分析。

  而市场的担忧同样难以避免。5月初,国资委在网站上挂出通知,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却引发了央企滞留房地产的担忧;大举兴建保障房,而集资建房、分房也同时死灰复燃。

  问题一箩筐

  除了缺钱,保障房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隐患。

  广西住建厅督察组随机抽查了20个保障房项目发现,存在质量不高、使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其他地方的保障房也频频被曝光。据悉,北京限价房项目旗胜家园,用手指轻轻一戳墙壁,灰土便纷纷下落;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500多住户遭遇起砂脱落;长春的保障房,出现屋顶渗水、墙体裂缝等。

  “高压之下,1000万套的任务即便完成,但是最令人堪忧的还是质量问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其他接受采访的专家称,保障房最大的问题,其实不在于资金和土地,而是公租房如何避免重蹈经适房的覆辙。

  本报记者上半年在多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地方对花大价钱建豪华办公楼、形象工程兴趣盎然,滥发福利奖金、疯狂三公消费时更是出手大方,而一旦谈到保障房就叫苦不迭。

  记者采访还发现,时至年中,关于保障房的具体分配方案竟然都还没明确。这个背景下,难免不出现权力制约下的失衡,导致资源向掌权者倾斜。

  “保障房到底应该保障谁,如何准入和退出,如果这些都没搞清楚,建那么多极易产生寻租空间的保障房,最后只会产生更大的社会不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微博)的担心很具代表意义。

  下半年不轻松

  今年1000万套任务的完成时间是11月。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半年内,中央和地方政府还要继续接受更严峻的考验。

  现在,“最核心的是,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子的问题。”业内人士顾海波表示。这同样是保障房必须加快建设的最直接动力。

  仅就地产调控而言,上半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效果,而今房地产调控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多位专家称,现在,中国房地产已进入中场休息,正在进行规则修改,而中场结束的标志,是保障房实质的进展。

  “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不会太热,也不会冷。”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称,中央不允许房价再出现过快上涨的同时,将继续加大保障房的力度。

  就目前来讲,尽管多数城市房价涨幅明显趋缓,但也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比如,国家统计局7月19日公布数字显示,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继续趋缓,但有的地方担心房价下降过快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的地方保障房开工率比较低,工程质量比较差。

  “坚持调控,持续不松懈,下定决心从严执行房价控制目标,确保保障房用地,以巩固调控效果。”这便是近日“新五条”为何再次就房价控制目标、1000万套保障房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