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电荒调查:上海可贵的平衡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8日 11: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刊记者 程洪瑾张越月

  每年上海的迎峰度夏方案,都是居民、企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为作为经济发达而能源紧缺的大城市,任何关于夏季用电的风吹草动都会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

  2011年6月14日,这是一个让众多上海居民安心、企业开始进行准备的日子。在这天召开的2011年迎峰度夏媒体通气会上,上海电力公司提出,今年夏天用电基本平衡,但可能对企业采取限电措施。

  外界把这种趋势称为略显“脆弱”的平衡。上海7%的用电速度增长已低于全国14%的增长率。但对产业调整初显成效,能源配套建设尚存脱节的上海,这个夏天仍是个挑战。

  电力缺口缩小背后

  一个月前,上海电力公司调度主任王伟在调度大厅接受本刊采访。他曾明确表示,上海今年夏天不会“电荒”。在他看来,近年上海用电形势一直比较平稳。

  从数据上看,2005年,上海夏季最大电力缺口为390万千瓦。但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用电需求的影响,这个数字一度降至30~60万千瓦。2010年后,上海面临金融危机复苏和世博会的双重考验,但整体负荷却没有像周边的江苏一样“狂飙”。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上海的第三产业在全部产业中逐渐占据优势,其比例甚至已经高于第二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上海市从事第三产业企业共67.99万户,占全部企业的78.9%,同比增长11%,分别超出一、二产业增幅8个百分点和7.4个百分点。

  在一位业内人士的印象中,上海近年的居民和第三产业的用电比例已经很高,而工业则有所减少。“这是因为政府对高耗能的企业使用的手段比较厉害,比如优惠电价卡的很死。”

  从2004年起,上海市开始探索可中断电价,对避峰让电企业进行补偿:凡纳入负控计划,隔日通知避峰的用户,每千瓦时补贴0.30元;当天临时通知拉电的企业,每千瓦时补贴0.80元;对装有负控装置的企业按照每千瓦时2元标准“买断负荷”,在用电高峰时可随时中断负荷。

  “除了可中断电价,上海政府、经信委和电力公司还推出了多种市场化的电价,比如拉大季节性的峰谷价差的季节性电价。”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市场化电价实施的比例还将扩大。

  上海市政府的选择题

  每年夏天用电紧张时,如果某个区域内存在大型工业,工业用电和企业居民用电就成为政府的选择题。

  以用电大户宝钢集团为例。每年夏天,如果宝钢控制负荷的预案做得完备,周边限电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果没有提前预案,这一地区的中小企业、商业用电,甚至居民用电都可能受到影响。

  这道题在6月初的时候得到了破解。上海政府选择了保居民,并提出为确保居民用电,在未来的3个月的极端高温下,将首次对部分严重缺电区域内的办公楼、商场等非工业用户实行让电措施。

  在上海市已经批复的《2011年上海迎峰度夏有序用电预案》中,有一组明确的数字:今年列入有序用电名单的用户有24000家,这是2003年以来涉及用户最多的一次。但如果用电量依然不够,会对约3000户的非工业企业采取限电措施。

  这种艰难的选择也是转型大城市的必然阶段。一方面,支撑经济发展的原有工业难以舍弃;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居民用电的攀升不可忽略。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种选择将是必答题。

  突发因素并非偶然

  在可能出现的用电紧张中,突发事件是重要的原因。尽管上海的电厂总体处于受控状态。但从历年的经验来看,有的机组检修后也会出现故障。

  突发情况的背后隐藏着协调配套建设不足的问题。

  目前,上海局部电网结构仍不足,如设备重载问题未能得到根本缓解。此外,杨行和南桥本来有几个项目,建成后可以缓解这里长期的用电紧张,但因为涉及到很多拆迁和费用落实没有完成,所以问题比较大。

  关停机组也凸现了相应建设不到位。去年迎峰度夏前,上海关停了60万千瓦左右的机组,但因为执行关停的是一个部门,负责运行又是另一个部门,协调难带来的问题往往让突发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增。

  作为能源输送线链条的末端,上海每年都会接受800万千瓦以上的外送电力。在诸多业内人士眼里,长距离输电落地时的配套建设最为重要,因为“如果500千伏没有配套设施的话,局部送电可能会卡壳。也许第一年没有卡壳,第二年也还可以,但时间一长肯定就不行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天,王伟仍然有些担忧。

  尽管建设协调等问题让上海的平衡略显脆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华东整体缺电的时候,上海独树一帜地成为了平衡的代表。除了产业转移的成效,上海的胜出在于用市场的方法解决了市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上海的经验可看作华东乃至中国未来解决电荒问题和产业变革的一个模板。

  (《能源评论》杂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