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从投资变化看广东经济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5日 09: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8月4日,山东邹平县孙镇镇于何村采药工在金银花种植基地采收金银花。据了解,该基地与国内定点制药厂签单种植,今年种植规模已达150亩,每亩年收入可达万余元。董乃德摄(新华社发)

  分析近年来广东经济发展指标,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东的投资增长幅度较低,投资率也比较低,但投资效率却比较高。与山东、江苏、浙江等部分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这一结论同样成立。

  2008年,广东投资增长16.3%,低于25.9%的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率为3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0%);而当年广东的投资效率为45.0%,全国的投资效率是28.0%。

  2009年,广东投资增长19.6%,低于30.0%的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率为3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7%);而当年广东的投资效率为20.1%,全国的投资效率为12.0%。

  2010年,广东投资增长20.7%,低于23.8%的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率为3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9%);而当年广东的投资效率为37.2%,全国的投资效率为20.5%。

  投资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投资效率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新增GDP的指标。把上述比较的结果作通俗的解释,就是广东通过比较少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出了比较多的GDP。低投入高产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广东经济发展已经从投资驱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驱动转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这也正是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

  投资曾经是广东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广东省统计局的一份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经历了几个明显的阶段:1978年至1994年,以偏重绝对数量为特征的高速发展阶段,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1.4%;1995年至2001年,以增速明显放缓为特征的调整消化阶段,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7.4%;2002年至2008年,以偏重投入质量为特征的稳定优化阶段,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7.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受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广东的投资率有所上升,2009年为34.2%,2010年为35.4%。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广东投资率降低,恰恰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然,投资率并非越低越好。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投资率降低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减少,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后劲。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升级,投资率变动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过程,在工业化结束或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之后,投资率将趋于相对稳定状态,整个过程类似一条平缓的“倒U”形曲线。广东投资率的变动情况,与国际经验相契合。

  我们看到,广东投资率较低,投资效率却比较高。正是由于投资效率较高,在投资率较低的情况下广东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2008年到2010年,广东经济增长分别为10.4%、9.7%和12.2%,分别高于当年全国经济增速0.8、0.5和1.9个百分点。

  投资效率的高低,一是由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二是由投资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依靠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自1989年以来,连续20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地位。经过前期的大规模投资,石化、汽车、装备制造、通信电子等主导产业有一批大项目已经到了稳定产出时期。另一方面,近年来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也带动了投资结构的优化。

  我们知道,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解决投资规模偏大、消费相对不足、贸易顺差扩大的结构性矛盾,努力实现投资、出口、消费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广东的实践表明,谁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更主动一点,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行动更快一点,谁就能以较低的投入得到较高的产出,大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