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多国央行扎堆议息 国际组织频繁磋商
确保全球经济复苏或成宏观政策着力点
□本报记者 吴心韬
在经历8月国际金融市场的“惊心”动荡后,多国央行和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在9月迎来政策磋商和博弈的高峰期。
9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4.75%不变,为连续第10个月维持利率水平。但该行首次表示目前该国的货币政策立场趋紧,这增强了市场对于该行近期将降息的预期。
另外,在本周议息的经济体中,日本、欧洲和英国货币当局可能维持宽松政策立场,甚至会扩大量化宽松规模。波兰、韩国、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央行也将继续维持利率不变。而在8月31日,新兴经济体巴西央行意外降息50基点,表明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紧缩阵营实际上已经出现分裂。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9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由于会议前美联储放出“宽松口风”,表示将延长超低利率水平至少两年,保留部分刺激工具,且延长9月例会时间,让市场揣测美联储将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QE3)。尽管目前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仍在走高,且针对QE3的批评声音在增多,但二季度1%的GDP增速、连续两年多9%左右的失业率,都足以让伯南克不得不仔细权衡。
除了多国央行扎堆召开的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外,有“发达经济体俱乐部”之称的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国际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秋季年会也将接踵而至,多边磋商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增长停滞。(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将今年秋天称为全球经济的一个新的“危险区”,也是发达经济体的一个“敏感时期”。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则表示,美欧经济面临着“第二次收缩”的风险。
在9月这个既“危险”且“敏感”的时期,市场普遍预计,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会趋向于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增长,但宽松步伐和力度将“且行且观察”,不会一步到位。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立场分化情况将持续。
另外,由于欧债危机日益突出,美国经济和就业指标欠佳,截至北京时间6日22时10分,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 2.14%、2.26%和1.96%;欧洲股市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37%,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分别下跌0.10%和0.05%。
全球货币宽松的预期推动国际金价6日创下每盎司1923.70美元的历史新高。截至北京时间6日22时10分,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0.06%至每盎司1904.10美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