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商业周刊》封面:拯救美国银行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3日 10: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9月8日出刊的《商业周刊》封面

  导读:最新一期《商业周刊》于9月8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题目是《拯救美国银行》,文章介绍了美国银行近十几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分析了当前美国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其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对加里-林奇(Gary G. Lynch)来说,8月23日有两件事让他发狂,一件是平生第一次经历地震,他和同事在桌子底下躲了很久;另一件是华尔街盛传美国银行将被迫接受由政府安排的,来自JP摩根的经济援助。

  林奇从7月开始接管美国银行的法律和监管事务,他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一系列涉及数亿美元的法律诉讼和政府针对对该公司在房地产泡沫时发行的抵押担保债券所进行的调查。当时美国银行的股价已经比年初下降了50%,就要跌破6美元。外界普遍推测美国银行将要被强行并购,一些专家也悲观的预测处理这些抵押债券将耗光美国银行的资金。

  本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亏损88亿美元,人们似乎嗅到了2008年的味道,担心它会步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后尘。当时贝尔斯登像废品一样被出售,而雷曼兄弟随后破产,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银行的管理者们不得不提前结束假期,他们赶回办公室用尽各种办法安抚惊慌失措的投资者。

  8月25日出现了转机,就像他2008年对高盛所作的一样,巴菲特戏剧性的决定对美国银行注资50亿美元,把它从破产的边缘救了回来。9月6日,美国银行CEO布莱恩-莫尼汉(Brian T. Moynihan)决定改组美国银行的管理团队,提升了两名新的COO,同时解除萨莉-克劳切克(Sallie Krawcheck)全球财富管理总裁的职位。此后美国银行股票触底反弹,大涨了19%。

  巴菲特的注资、更换管理团队或者挽留几个知名的律师,这些都不可能真正解决美国银行的问题。美国银行所处的困境就是美国经济的缩影,挥之不去的房地产危机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才是真正影响美国银行业绩的内在原因。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负责发放全美20%的房屋贷款,它拥有5700个营业网点以及5800万个客户。现在美国银行已经拥有4000亿美元的流动资产,更重要的是其资产规模已经达到23000亿美元,如果这样的银行倒闭将严重拖累美国经济,美国政府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

  美国银行的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并购就是前CEO肯尼斯-刘易斯(Kenneth D. Lewis)2008年收购全国金融公司,这个以发放次级贷款为主的公司严重拖累了美国银行,现在这家公司的损失已经超过300亿美元,投资者担心美国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如此庞大的和抵押贷款相关的坏账损失。

  2009年12月,美国银行决定让莫尼汉接替刘易斯出任CEO。很快人们总结了莫尼汉的几个特点,首先是说话含混不清,你很难彻底领会他的意思;其次是喜欢在重要场合放卫星,比如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他擅做主张宣布年底公司分红每股增加一美分;最后他和华尔街的前辈银行家的经营理念有很大不同,包括刘易斯以及前花旗CEO桑福德-威尔(Sanford I. Weill)在内的许多上一代银行家热衷于建立特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大到不好管理,大到华盛顿不能准许其出现任何问题。2008年的金融海啸就是由这些大机构引起的,其造成的混乱至今都没有彻底解决。而莫尼汉不同,他决定让美国银行成为更专业的公司,并且从长远看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威胁。莫尼汉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一一变卖刘易斯曾经并购的资产。

  短短12年间,美国银行就从一个地区性银行变为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夏洛特也成为了美国继纽约之后的第二大银行中心。2008年,在小布什政府的鼓动下,刘易斯收购了奄奄一息的美林集团,而就是这次收购最后迫使刘易斯下台,因为公司董事会认为当初刘易斯在推动股东同意这笔290亿美元的并购协议时,并没有充分纰漏美林的财务状况。

  2004年前,莫尼汉一直效力于舰队波士顿金融公司,当刘易斯用470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以后,莫尼汉也随即加入了美国银行。他的很多波士顿的同事后来都无法忍受刘易斯苛刻的要求纷纷辞职,可是莫尼汉却坚持下来。在美国银行,莫尼汉忘我的工作着,为了减少睡觉时间,他天天从自己在波士顿的住所赶往美国银行的纽约总部上班,他的奉献精神感染了很多同事。

  2009年,刘易斯逐渐失去了对美国银行的控制,而之后,在夏洛特没有根基,也没有当过CEO经验的莫尼汉脱颖而出战胜了其他候选人,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因为这件事美国银行董事会出现了分裂,一些候选人也离开了公司。同年12月莫尼汉给董事会提交了他的管理战略,就是短短的几句话:停止收购,让我们重新开始做一家银行。

  之后在夏洛特的上任仪式上,作为主持的刘易斯不断挖苦着莫尼汉,带着这份尴尬的祝福,莫尼汉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紧接着联邦政府的450亿美元的援助款到位,更让人惊讶的是,导致刘易斯下台的美林公司起死回生,开始大量盈利。2010年4月,在偿还了所有联邦政府贷款之后,新任CEO宣布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润为32亿美元。

  然而,2008年对全国金融公司来说却是一场灾难,这家公司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2010年6月,因为全国金融公司对抵押贷款客户超标准收费,美国银行不得不支付了1.08亿美元的罚款。然而,麻烦才刚刚开始。2010年秋天,大量客户投诉全国金融公司滥用抵押条款,美国银行不得不临时取消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抵押品赎回权。莫尼汉表示美国银行正在修改抵押贷款条例,这样可以使得人们都能住在自己家里。可是后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国很多地方的房价继续暴跌,整个经济增长乏力,美联储宣布维持接近零的超低利率。

  除此以外,新的危机接踵而至。美国两家半官方性质的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表示,他们为了支持房地产业而购买的大量抵押贷款存在严重问题,要求美国银行赎回这些贷款;许多机构投资者购买了由这些抵押贷款为担保的债券,当借款人停止偿还贷款时,这些债券全部违约,投资者要求得到赔偿。2010年10月18日,黑石集团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要求美国银行赎回这些价值470亿美元的债券,更糟的是此类事件仍可能继续发生。第二天,美国银行宣布在第三季度斥资8.72亿美元赎回这些抵押贷款,而第一季度是12.5亿美元,第二季度是5.26亿美元。可是尽管这样,为了显示公司的资本状况良好,莫尼汉还是宣布提高当年的分红水平,并额外赎回房地美和房利美3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

  联合银行CEO约翰-科纳斯(John Kanas)一直是莫尼汉的支持者,但是这次他表示,莫尼汉也许是个有经验的执行官,但它不是一个有经验的首席执行官,这次他犯了一个大错——过渡承诺。

  今年3月,美联储拒绝了美国银行希望提高2011年下半年股息的要求。美联储对包括美国银、JP摩根、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在内四家美国最大的银行进行了财务状况的调查,而唯一被拒绝增加股息的就是美国银行。进入4月,美国银行被迫宣布和Assured Guaranty (AGO)公司签署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协议,用于弥补这家保险公司为抵押担保债券提供的赔偿。5月初,众多私人投资者要求美国银行赎回14亿美元的抵押担保债券,比预计的多出4亿美元。5月底,莫尼汉和房利美签署的协议被曝光,这家国有控股公司决定加速要求美国银行回购抵押贷款。6月份,美国银行答应赔偿黑石公司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共计85亿美元。尽管2010年美国银行收入超过1112亿美元,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些债务,但是人们最忧虑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清楚全国金融公司到底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当然还有人对美国银行充满信心,他们认为这些不会击垮他,而且市场分析结果也让人振奋:美国银行清理价值比其市场价值高出760亿美元。可是这种分析并不是美国银行想要听到的。而清算美国银行有更多价值的消息也安抚不了成千上万每月按揭付款的房主,他们宣称这家银行贪得无厌,并虐待他们。

  在莫尼汉位于夏洛特城区美国银行集团中心第58层的私人会客室里,他开始对公司的情况侃侃而谈。在他看来,自己公司的情况和华尔街的观点完全不同。莫尼汉说道:“我们的公司现在资本实力雄厚,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同时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另外公司的一级资本达到1150亿美元,折算成资本比率就是8.2%,远远超过现在美国的规定,并且符合正在逐步引入的更严格的国际标准。费城联储的前检察官保罗-米勒也说,严格来讲这家银行的财务状况没有问题。莫尼汉继续说道:“现在我的第一要务就是把美国银行变得更加纯粹更加专注,摒弃过去大就是好的思想。

  他开始给美国银行瘦身,目前已经出售了大约400亿美元的资产,这其中包括在一家巴西银行的股份(价值39亿美元),一家墨西哥银行的股份(价值25亿美元),在黑石公司价值109亿美元的投资以及在一家保险公司23亿美元的股份。同时还出售了一些在英国、西班牙和加拿大的投资,最近还出售了其持有的中国建设银行一半的股份,共计83亿美元。

  9月6日,他又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调整。提升了两个COO,一个是大卫-达尼尔(David C. Darnell)主要负责个人业务,包括:存款、信用卡、房屋贷款以及财产管理;另一个是托马斯-蒙塔格(Thomas K. Montag ),主要负责监管集团和机构投资者的相关业务。消费银行业务主管普利斯(Joe Price)和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主管科劳切克(Sallie Krawchech)一起被要求离职。

  采访中,莫尼汉并没有主动提到全国金融集团,对于是否让这个公司破产,他不置可否,只是草草的说,这是我们过去在房地产泡沫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不得不继续承担它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最终我们会消除这种风险。对于全国金融集团的细节问题,他建议去和加里-林奇谈谈。

  在纽约第六大道的办公室里,加里-林奇谈到了美国银行现在面临的法律诉讼。根据他的职业判断,林奇认为这些诉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声明和保证”索赔权,这一类主要来自像房地美、房利美以及黑石公司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等类似的公司。他们要求美国银行回购抵押贷款,他们认为美国就借款人和资产状况提供了错误信息。美国银行正在积极和他们进行磋商,并将满足其中大部分的要求。

  第二类是欺诈诉讼,主要由购买抵押贷款债券的投资者提出,他们手中的债券都出现了大幅度贬值。美国国际集团就在8月8号提出了诉讼,他们要求100亿美元的赔偿。林奇说美国银行正在处理这些诉讼,不过他明确表示美国国际集团在购买抵押贷款债券之前就应该清楚此类债券的风险。

  第三类是政府对全国金融公司的欺诈性终结赎回权的起诉,美国银行和其他大的贷款机构正在同50名州检察官周旋,希望就这项合计达200亿美元的案件达成和解。

  对于解决这些诉讼案件,林奇非常有信心,他说美国银行有充足的资金。不过如果有人问他到底美国银行为解决这些纠纷愿意付出多少,林奇表示他不能准确估计,而且这些诉讼也不可能在几个月或者一年的事件内解决,这些案件会持续数年。

  现在的问题是,即便美国银行解决了一些诉讼,仍会有新的麻烦。比如银行同意修改一些抵押贷款的条款,这样人们可以保住自己的房子,但是来自纽约、特拉华州还有内华达州的检察官却表示他们并不认为这就可以结束,他们还要彻底清查银行的违规行为。

  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银行业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这些银行更加相信规模越大就越不会破产,他们开始不断扩张,比如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和全国金融公司,JP摩根收购了贝尔斯登公司和华盛顿互惠银行。美国最大的四家银行控制了7.7万亿美元的资本,占整个金融资本的56.8%,而危机爆发前只有45.2%。

  随着资本不断集中,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银行挤兑风险,监管者对于美国银行的困境越来越无能为力。新的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还在修订之中,银行业就已经开始不断游说国会,放宽法案中的规定,比如银行该如何发放贷款,应该控制多少资本等等。另外法案还规定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各大银行应该提交一份“遗嘱”,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照此来分拆这些银行,可是至今没有一家银行提交。最后这个法案也没有解决美国现在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局面。唯一积极的因素就是对银行的监管加强,美联储的官员表示,他们现在可以更加紧密的监控银行的债券和贷款业务以及与资本充足率和资产相关的风险。

  虽然监管得到了加强,新的麻烦又出现了,一些部门开始向美国银行提出资产诉求,很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当州检察官对丧失抵押赎回权的调查告一段落的时候,有几名检查官突然提出了新的处理意见,这将大大超出美国银行预期的赔偿金额;9月2日,管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联邦住房金融署开始发难,指控美国银行和其它16家放款机构,误导房地美和房利美购买了数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券。

  Premier Mortgage Group的信贷分析师露-巴尔内斯(Lou Barnes)指出,现在似乎人人都在起诉美国银行,而莫尼汉也不知道这些起诉何时才能停止。房地产信息提供商Lender Processing Services最新数据显示:全美现在有410万起超过90天延期还贷或者失抵押权赎回权的案件,延期还贷是历史最高水平的2倍,而失抵押权赎回权是历史平均水平的8倍。巴尔内斯表示,美国银行未来可能会遭受更大的风险,损失之大足可以把它击垮。最后巴尔内斯说:“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鹿城/编译)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译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