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全民放贷”时代还有多远 民间对资金需求旺盛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09: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时代周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如今,远在罗马尼亚,中国生意人几乎不做生意,只做借贷。这是9月初温州恒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健从几名罗国朋友口里听到的消息。他们问道,月息1分以上,年回报至少12%,这样的生意能做吗?

  “可以。”一名从外地来温州收捡废品的妇女告诉记者,她把老家父母卖玉米、黄豆积攒下的钱一股脑儿借给了龙湾区“百乐家电”的女老板郑珠菊,月利1分5厘。不仅如此,据披露,今年初至8月底,共有64家上市非金融企业参与了委托贷款,总额达到169亿美元,较去年增长38%。

  这样一种迹象正被逐渐证实:从拾荒者到上市公司,无论是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还是个人储蓄,抑或是老人的养命钱,种种资本正涌入高利贷行业。“一般,担保公司从私人手里拿钱的价格是月息1-1.5分,放出去达到4-6分(年利率为48%-72%)。”黄伟健说。

  郑珠菊是接盘者之一。目前,她已携上亿巨款潜逃,被温州市龙湾区公安局网上通缉。而近来,这样的“跑路者”渐多,坊间传言更称,温州市下辖的一个镇中,已有5人因借贷链断裂而自杀。

  几乎无人不知,高利贷,高风险,但这一“走钢丝”的游戏为何能够掀起全民风潮,甚至连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亦跻身其中?

  谁在放高利贷?

  就如一部电影名字所说,金钱永不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鲜血;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逐利也是温商金灿香的想法,6月底,因货款回笼,他手头有了一笔闲钱。若是以往,金老板几乎肯定会购入一套房产,他认为,只要熬过近期,楼市的未来依旧光明。只是,他被限购了。楼市,入不了;股市,不景气,金灿香告诉记者,可供选择的出路只有两条,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借出去。

  8月中旬,胆大的金灿香把大部分资金交给了担保公司,月息1.5分。“民间投资不是愈发旺盛,而是谨慎。”老金纠正了记者的说法,他认为,如今的温州,借钱不如过去容易,如果借款人没有土地抵押或者信得过的人作担保,很难筹到钱。这反倒让他有了安全感。

  “持有现金的人害怕通胀,害怕贬值,这是主要的冲动;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主发现实业难有突破后便转道做金融。如果投放高利贷,而且对方如期偿还,那么,20%-30%的年回报率足以让实业望尘莫及。”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分析道。

  与此同时,“没钱人”也开始玩起了“钱生钱”的游戏。据报道,在东南沿海一带,由于公务员容易获贷,不少人便从银行将资金廉价贷出,再高息转给担保公司,赚取利差。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则发现,一些银行的内部人士干脆自己开起了担保公司,先杜撰实业的名头将钱贷出,再以翻倍的利率出借。

  “民间借贷正从江、浙等沿海省市蔓延至山西、内蒙古等内陆地区,而参与者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贸流通领域,甚至是普通家庭。”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告诉记者。

  实际上,这些只是高利贷市场上的“散户”,真正的大玩家隐于背后。据统计,截至8月31日,今年共有64家上市公司发布委托贷款事项公告117则,涉及额度169亿美元。其中,15家企业放款的年化利率逾10%,另有20家超过了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

  比如,8月29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已于23日将自有资金6000万元委托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贷款,年利率为24.5%,按季付息。这使得时代出版跃居“涉嫌投放高利贷的35家上市企业”之首。

  而这一趟“浑水”里还有国企的身影。英国《金融时报》称,扬子江船业、中石油、中铁股份以及中粮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子公司都是隐在深处的“放贷机构”。

  在何志成看来,大型国企之所以得以这么做,是因为利用了某些政策优惠,并钻了银行监管不严的空子,其凭借基础设施项目,从银行拿到了利息极低甚至免息的巨额贷款。

  “这一局面是由双轨制金融体系所决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微博告诉记者,在中国,非体制内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较高,即便资金面宽松时,其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也达到15%,而目前信贷从紧,这一数值可能接近20%—30%。与之相对,体制内企业却长期享受基准利率,此种体制决定了后者必然有套利的行为。

  “目前,体制内企业资金宽裕,这部分闲钱通过银行表外业务的方式,比如委托贷款、银票,借贷给体制外企业。而很大程度上,体制外企业一直靠漏损效应获取资金,即体制内企业廉价融资,再向外传递、输送。”刘煜辉说。

  房地产:高利贷的主要承担者

  低则月息2分、3分,高则7分、8分以上,如此昂贵的资金,谁敢承担?

  老金的资金经担保公司以月息3.5分流入了一个工程队,成为投标押金的一部分。“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是,银行贷款到期后,企业拆借高利贷还入,此后再从银行贷款,偿付本息。”金灿香说。

  “一定程度上,过桥拆借所产生的利息相当于手续费,此种情形,不少企业往往难以避免,因为,其资金可能晚几日才能到账,必须急借一笔周转资金抵债。”刘煜辉分析道。

  然而,由于信贷步步收紧,过桥拆借的风险不可小觑。老金就曾目睹了一家年产值6000万元的企业因此被拖垮。“当时是3月份,某银行要求该厂还款800万元。为了应急,其以每天3万元的利息从民间拆借800万元,计划一周之内,再从该银行贷出800万元偿还高利贷。然而,贷款还入后,差钱的银行认为该企业社会负债过高,临时收回了授信指标。”

  除了周转性用途,高价资金的一大主力消费者便是制造企业。据披露,截至9月6日,今年共有44笔合计44.8亿元的上市公司对外委托贷款流入制造业,占委托贷款总额的57.4%。其中,最贵的当属浙江溢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贷给南通麦之香实业有限公司的5500万元,年息达到21.6%。

  资料显示,南通麦之香主要从事粮食、农副产品的收购、销售等业务,此笔借款的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而这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质疑,时下,不少制造企业的毛利率不足20%,他们如何能够承受高息?

  “目前,资金需求强烈的大多是这些企业:在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此前,国家一度鼓励投资,于是,不少中小企业未经分析、考察就扩大了产业规模,而当项目刚刚上马,需要不断吃钱时却碰上了信贷政策180度的大逆转。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很大,而为了自救,不得不借入高利贷。”黄伟健说。

  而在谢国忠看来,高利贷最主要的承担者是房地产业。“这些借贷者将借款看作宏观调控期的过桥贷款。他们认为,只要熬过几个月,中央政策就会重新放开,随之,土地价格又会大涨,而这部分升值足以偿还高昂的利息。”

  “如果按照高点计算,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年的销售额为5万亿元,若土地成本算作四成,那么,地价就是2万亿元。而按照国土部规定,每宗地块的最长开发建设时间为3年,同时,开发商一般都会握有3—5年的土地库存,若按6年计,这意味着,由于土地价格至今未有大幅松动,房产开发商目前持有的土地价值12万亿元。而若以此为抵押,同时,市场对土地价格的预期未发生逆转,那么,这根杠杆将能撬动巨大的民间借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