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平台”跛足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6日 1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经历承销胜景山河丑闻、保荐项目大面积破发和大比例业绩变脸后,平安证券曾经引以为豪的投行团队开始分崩离析。

  作为平安证券母公司的中国平安在这场变局中显然扮演了一个主动的角色,它试图通过收缩平安证券投行业务来降低平安证券给集团公司带来的品牌负面影响。在已经形成对品牌的硬伤后,这种“抛弃”策略是否奏效尚待观察,另外一个值得投资者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平安一直以来倾力打造的“综合金融平台”是否只是一个幻象?

  跛足的“综合金融平台”

  在2010年底平安大华基金获批后,中国平安以“全金融牌照”示人,并向业界继续兜售“综合金融平台”的概念——即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各种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

  这种概念具有理想上的诱惑力: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平滑投资收益的波动,同时对于保险业务带来巨大竞争优势,而保险业的个人客户基础又将带来零售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中国平安在2010年年报中也以大量篇幅强调“综合金融平台”的协同效应,并进行了细致的量化:“2010年,平安产险车险保费收入的41.6%来自交叉销售和电话销售,平安银行新发的信用卡中有54.5%来自交叉销售渠道,新增零售存款中有34.8%来自交叉销售渠道;交叉销售对信托业务和平安银行新增公司日均存款贡献度亦有显著提升,分别达到14.1%和21.1%”。

  但是中国平安却没有对平安证券在综合金融平台上的“协同效应”进行描述。为什么独缺平安证券?看看平安证券2010年下滑的经纪业务,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业界此前对对平安证券在“综合金融平台”上可能获得的发展路径即是通过“综合金融平台”获得更多的经纪业务客户,以实现经纪业务的快速增长,但平安证券的实际表现却并非如此。

  对于这个“综合金融平台”的“跛足”,中国平安在2010年年报中即以“省略”的方式冷处理,这种态度与当下对平安证券所采取的“抛弃”策略如出一辙。

  品牌硬伤难消除

  大量保荐代表人的“出走”预示着平安证券“一支独大”的投行业务将迅速收缩,但胜景山河丑闻及保荐项目大规模业绩变脸和破发,已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以诚信为根本的金融业内,已经给业界形成的“诚信缺失”和“信誉不高”的“硬伤”是否因平安证券业务的收缩而可以迅速的得到消除?

  深圳一名投资者即向本刊记者表示,此前由于对“平安”品牌的信赖,自家购买的保险产品均来自中国平安,亦因这样的信任而在新股发行时申购了由平安证券保荐的宁波GQY(300076),但宁波GQY上市后业绩的迅速变脸、股价迅速破发并甚至较发行价“腰斩”——更有甚者,宁波GQY上市后竟然明目张胆的违规使用资金,而平安证券的“持续督导”却不见踪影。

  “都是‘平安’的品牌,平安证券和中国平安之间难道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吗?左手拿着较发行价‘腰斩’的由平安证券保荐的股票,右手拿着由中国平安提供的保险产品,我的信任应该放在哪里?”该投资者如是表达了自己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