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中国出现硬着陆的风险,这可以从近几周来股价下跌以及中国主权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息差加大看出来。这也许是因为消息面的原因,包括越来越多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下跌,许多中小企业出现债务违约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遭遇融资困难。
类似问题已经导致其他国家经济活动的崩盘。然而,对中国马上会硬着陆的担心是言过其实了。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家庭、银行、中央政府和外贸行业有着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中国不会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事件,因为中国有着巨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被低估的货币。
许多有经验的国际投资者认为房地产价格下跌是一个信号,标志着马上要出现严重的问题。然而,这种下跌是北京采取限购政策后才出现的。如果这一政策造成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那么政府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限购的做法。即便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它也不大可能会引发1997年香港和2007年美国那样被迫去杠杆化的后果。
市场参与者对中小企业的困难及其对民间借贷所产生的影响的担心也夸大其词了。一年多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收紧货币政策,经济活动已经放缓。随着用工和资本等成本上升,许多中小企业破产也是完全正常的。
民间借贷从定义上讲是有风险的。不过,民间贷款估计有4万亿元,仅占银行业总贷款的8%。虽然许多媒体报道了中小企业以及民间借贷等问题,但大部分案例发生在温州。温州只占中国的一小部分,还不到 GDP总值的1%。
地方政府的负债共有10.7万亿元,占GDP的 27%,基本上是通过一些资产负债表外实体进行借贷的。这对于金融系统和财政系统来说都是一个潜在的问题。过去三年来,大部分借贷都被用于投资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今年开始当这些贷款先后到期后,这些和地方政府有联系的实体很难立刻偿还贷款。但至少是在2013年初之前,地方政府有着坚强的政治意志以及充足的国有资产来防止这些贷款变成坏账。
目前的大多数经济问题或多或少与金融系统的结构调整未完成有关。尽管过去几十年来采取了重大的改革措施,但中国的金融系统仍然是高压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金融机构仍然更多地充当贷款分配的政策中介。基本利率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私有部门的融资渠道仍然非常受限。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问题,但目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然还很健康。平均坏账率大大低于2%,平均资本充足率高于10%,而准备金率高达21.5%。所有这些都为银行吸收坏账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不会引起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一些投资者担心近来出现的银行存款下滑的情况。如果持续下滑就可能影响银行的流动性。但这一情况并不是因为对银行的信心丧失,而是因为储户寻找其他有着更高回报率的途径。随着民间借贷渠道的违约率上升,存款可能会回到银行。
对中国经济的最终考验在于财政可持续问题。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刺激经济和防止硬着陆呢?
中央政府公共债务的比例占GDP的18%。加上地方政府的借贷以及其他领域的不确定债务,总负债大概占GDP的60%到80%。政府仍有大量国有资产,其价值为GDP的15 倍。因此,至少是在短期内,北京的确拥有足够的资金防止经济系统性的崩盘。
外国投资者认为中国内部的结构性因素——房地产价格下跌、坏账增加或者其他——将导致硬着陆。然而,更大的威胁在于国外的二次探底。只能依靠自身的中国经济增幅可能会降至略微超过 8%,低于近年来l0%以上的增幅,不过仍旧能够创造就业。
只有在再次出现全球衰退而中国没有时间发展国内市场同时推动经济增长的出口需求又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中国才有可能遭遇硬着陆,即经济增幅降至4% 到6%。不过,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应该基于对全球增长率的假设,而不应该是短期内对中国一些坏消息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