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阳光私募冷落定增瞄准“对冲”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 10: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靠天吃饭”让阳光私募在2011年尝到了太多的苦果,业绩和规模的双重困境倒逼该行业不断创新。继今年下半年定向增发型产品一度走红之后,日前,记者获悉,对冲策略型产品又成为新宠,并被寄希望于成为扭转私募被动生存的利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存续期超过9个月的700只阳光私募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2.43%,实现正收益的仅有59只,占比8.43%。与此同时,在震荡下行的市场环境中,阳光私募亦遭遇新产品难产的尴尬,至目前,今年新成立的非结构化私募产品有160只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0%,而10月份,更是只有一只产品发行。

  波云诡谲的市场,对于“靠天吃饭”的阳光私募来说,是其追求绝对收益躲不开的拦路虎。于是,在不断“吃亏”之后,2011年成为了这个行业的创新元年。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出现的创新型私募产品类型主要有风险缓冲、目标回报、定向增发、行业基金、量化套利和对冲策略等,创新产品数量已达50余只。

  相对来说,定向增发型产品较受追捧,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来,由于博宏4期等定增私募产品中报业绩较为突出,私募定增热一度升温。不过,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定增”已有退烧之势,转而,对冲策略型产品有望成为私募大佬们逐鹿的目标。

  上海证大投资总裁助理吴元青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定增型产品盈利的空间已越来越小,“2008年参与定增,收益率基本都在100%;到了2009年、2010年,收益率能保持在60%-70%;而今年,收益率则在40%”。他认为,阳光私募靠在二级市场上的单一盈利模式始终不是生存的长久之计,对冲交易或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融智评级高级研究员龙舫也认为,对冲策略型私募产品将会有更大发展。他说:“根据海外经验,量化技术和多种衍生工具的套利对冲的应用是私募创新的主流,其有助于私募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局。”

  今年以来,已有数只对冲策略私募产品相继问世,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武晓江介绍,目前,国内对冲基金策略比较明显的有两种,一种是市场中性策略,一种是宏观对冲策略。前者有民森旗下的民晟A、B、C、G号;朱雀旗下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后者只有1只,梵基旗下的梵基一号。数据显示,至目前,上述6只产品在今年弱市中全部取得了正收益,业绩平均超越大盘逾15%。

  去年4月16日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开创了中国式对冲基金的大时代。而今年7月13日,《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的下发,则给予了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合法身份,为阳光私募开启了对冲的大门。此前,私募参与股指期货做对冲,主要是借道有限合伙的模式。

  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阳光私募都对对冲产品跃跃欲试。如上海证大刚刚筹建了对冲基金部,不久将会发一期对冲基金产品;深圳金中和投资首席执行官曾军也透露,目前正与发行渠道积极沟通,未来两三个月内有可能正式推出对冲策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