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出现这样的事情虽是意外,但也是必然。”拖着一箱笨重的奶瓶,50岁的送奶工刘全说。
11月1日光明“奶荒”事件,正在逐渐平息。截至11月2日早晨,除了部分地区因为下雨而推迟送奶,上海大部分用户按时拿到了鲜奶(巴氏奶).
这样一起突发事件背后,将一个又一个看似意外因素还原,偶然变成必然。
“工人不愿干了。”11月2日,在浦东成山路777号光明乳业(600597)配送奶的物流公司门外,一位物流司机说。
物流公司部分工人指对“低工资”以及“高负荷”工作状态不满。10月31日晚间“超负荷工作量”点燃了这种情绪,最终导致11月1日上海全市光明牛奶“奶荒”。
光明乳业(600597.SH)的巴氏奶业务,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正在面临前所未有“难题”。而11月1日“断奶”,只是一个巨压之下必然发生的“意外”。
中国乳业界存在两大阵营:巴氏奶和常温奶。即光明、三元为代表主营巴氏奶的“城市型乳企”和以蒙牛、伊利为代表主营常温奶的“基地型乳企”。135-152摄氏度高温瞬间消毒杀菌制作的牛奶称“常温奶”,保质期半年左右,可常温存放;75-85摄氏度缓慢加热杀菌的称“巴氏奶”,需低温储藏,保质期短。
光明乳业巴氏奶主要市场为上海,上海市场销售额占光明乳业全年销售额近30%。
光明“断奶”
巴氏奶订送业务曾被认为是光明乳业的核心竞争力
“事情已经被解决了,今天一些推迟送奶现象,只是因为下雨导致交通不便。”11月2日,光明乳业公关总监龚妍奇称。
11月1日晨,上海光明乳业的订送牛奶业务出现了大面积的停送,几乎所有的牛奶订户,均未收到其订购的牛奶。涉及近100万人。
当日下午,光明乳业公司在其官网上贴出关于“2011年10月31日牛奶未及时送出的说明”,并称“由于月末业务量大,物流原因,导致没有及时装载牛奶送出”,对此感到“非常抱歉”。而对于昨晨“没有按时取到牛奶的订户,没送到的产品可以根据订户的意愿退费或者补送”。
“发生这样的事件,是部分物流员工不满加夜班所导致的。目前已经得到很好的处理。”11月1日,光明乳业工作人员在事发时,曾如此解释原因。
至事件第二天,光明断“奶”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上海除了普陀、徐汇区等部分地区因为交通原因延迟了数小时,其他的订户的奶瓶按时到达。
光明乳业断奶事件的背后,偶然中有着必然的成分。
作为光明乳业的骄傲,巴氏奶订送业务曾被一度认为是光明乳业的核心竞争力——光明乳业配送的巴氏奶,相较其竞争对手蒙牛和伊利的主力产品“纯牛奶”,有着更高的营养价值。但也因其需要高要求的物流配送体系,而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一瓶牛奶从工厂送到每个订户的手中,需要经过三道环节,第一道环节是从其生产公司运送至冷库;第二道环节是从冷库再分运往全市各地区的奶站;最后才是送奶工将奶从奶站送刚才每家订户。
在这一次“断奶”事件中,奶站均未能收到冷库的奶。浦东的送奶工刘全(谐音)称,“我知道的送奶工都没拿到奶,奶都被滞留在生产工厂,运输公司员工在闹停工。”
不过,该说法并未得到光明乳业的官方认可,其在官方的声明中也仅仅表示,“由于月末业务量大,物流原因,导致没有及时装载牛奶送出”。
答案可能是,双方都没有说谎。
“事件之前,我们就对工作和待遇明确表示过不满了,但并未得到公司的重视,相反,我们的工作量比以往还要大。”上述自称王姓的司机表示,运奶司机的工作十分辛苦,经常在凌晨送货,但拿到的薪水,却比外面的物流公司还要少。部分司机月工资2000元左右,做得好的也只有3000元。
这样的情绪,随着一个人传导到另一个人,并不断积蓄。
至10月31日晚,一场意外导致了司机们这种情绪爆发。该王姓司机告诉记者,由于当日是月末。货量较往日要大,再加上部分牛奶还未按量送出,导致司机需要大面积加班。而这就变成了最终的导火索。“一部分司机提出了‘抗拒’,最后导致了整个物流瘫痪。”
光明面临考验
“巴氏奶配送成本比普通纯牛奶要贵60%”
一边是最引以为豪的巴氏奶配送体系,一边却是11月1日“断奶”现实。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认为,这场“意外”,显示出光明乳业的巴氏奶业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所有问题的核心仅仅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
“光明乳业的巴氏奶项目,几乎就在盈利边缘。”宋亮告诉记者,“在光明每日配送的牛奶中,分高端和低端两种。低端牛奶的利润低,高端牛奶利润高,其中低端的牛奶占总数的比至少超过70%。”
而由于原材料、人工、物流成本的上涨,光明乳业低端巴氏奶产品的净利润正滑向盈利的边缘。有光明工作人员透露,低端巴氏奶的净利润不算扣税也只有10%,甚至可能就是在亏本卖。
根据光明乳业2010年年报,2010年全年,光明乳业乳制品业务的营业利润率首次出现了下滑,减少了3.5个百分点。
然而,身为巴氏奶制造商的光明乳业无法通过涨价来挽回利润,“巴氏奶配送成本比普通纯牛奶要贵60%,光明竞争对手还撑得住。因此,尽管配送奶的利润已经下滑,但在竞争对手不涨价情况下,光明乳业也不敢贸然先涨。” 熟悉光明的乳业人士指,在无法涨价的情况下,这样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传入了整个牛奶制造、配送的各个环节。而这一连串效应的后果,就是11月1日“断奶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明面临的是两难局面。如果不涨价,则公司内部压力会更大,如果涨价,则将可能失去重要的市场份额。”宋亮指出。
由于成本上涨,光明乳业上半年营业利润429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68%,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乳制品营业成本增加。乳制品行业销售黄金段是从每年三季度开始,光明乳业三季报明显向好。而蒙牛乳业2011年上半年液体奶业务,增30.8%至162.95亿元人民币。相对于伊利蒙牛的常温奶,光明巴氏奶成本压力更高。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光明正在扩张高端常温奶,其毛利率约为普通常温奶两倍,这亦会提升盈利能力,或为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