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发行和退市改革从创业板试点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1日 15: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广州万隆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日重点关注事件: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称,退市制度改革将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相关方案将在近期向社会公开徵求意见。证监会召76家保荐机构闭门开会,是2009年创业板启动以来,证监会针对创业板开的规模最大、参与级别最高的一次会议。通过蛛网博弈推演平台,我们认为,鉴于创业板的乱象,郭树清对于IPO和退市这两个棘手环节的改革先从创业板开始,表明其向现有利益格局动刀,要有所作为的决心。这将提升投资者对未来改革的期望值。

  一、创业板乱象丛生成为火烧对象

  创业板上市之初,被冠以“高成长性”标签。两年过去了,“高成长性”没有表现出来,而“高风险”特征却十分明显,让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大打击。创业板在IPO发行监管和高管监督退市环节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端。

  首先,创业板的IPO速度过快。据统计,截止10月31日,一共有271只股票在创业板发行上市,平均每1.8个交易日就有一只创业板新股上市。过快的扩容速度意味着发审环节严谨程度有所降低。这为利益勾结和输送创造了条件。其表现结果就是定价过高的创业板新股频频出现破发。截止11月18日,271只创业板个股中,有多达111只个仍处在破发状态,占比达到了40.96%。

  其次,创业板“高增长”的特征并不如人意。由于发审环节的宽松,使得一些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的公司浑水摸鱼登上二级市场,而这些公司上市没多久便出现业绩变脸。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281只创业板股票,81家业绩变脸,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28.4%。其中,业绩变脸最为严重的是2010年4月27日上市的当升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下滑了95.6%。但创业板至今还没有出现一只退市的个股。而与此同时,高层通过各种方式的大肆减持更是将“圈钱”目的显露无疑。创业板开板两年以来,共有超过90家公司遭到高管减持,高管总共减持股数超过1.3亿股。踏实做实业的少,一心圈钱的多。

  郭树清在新官上任后强调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火烧”强制分红、借壳公司再融资及IPO辅导等。创业板存在的这些乱象不可避免地成为郭树清火烧的对象。

  二、IPO和退市制度改革从创业板试点

  自2001年初“第一版”退市标准实施以来,A股退市率约为2%,对比海外市场高达6%甚至12%的退市率,显得过低。而退市制度更为严格的创业板市场,两年来274家公司无一退市。如果说IPO环节的利益交易和输送使得高定价、业绩变脸屡屡发生,那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则导致“212”游戏在ST公司中大行其道:即连续两年亏损,然后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周而复始。一些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利用这种手段从市场“圈钱”。

  在前期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出过,IPO和退市制度改革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复杂而阻力最大。但郭树清上任后的一系列举动表明他向现有利益格局动刀,要有所作为的决心。改革对象由易入难,从辅助性领域渐入主导型领域。相对于主板的利益格局,创业板相对容易破解,因此,郭树清对于退市和IPO这两个棘手环节的改革将率先从创业板开始。可以预见,未来创业板的IPO监管特别是对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将更加严厉,或出台相关的惩罚制度。而那些连续亏损三年的公司将从创业板直接退市且不允许重组和借壳,之后或进入三板市场。

  随着创业板退市和IPO改革的进行,未来将向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推广。届时,监管层或将完善更为严格可行的IPO和退市制度,在威慑上市公司、促进公司更关注经营的同时,引导股票的价格回归正常,提升投资者信心。

  综合来看,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高,资本市场改革正逐渐推进,中期维持谨慎观点。根据行为分析,当前市况下我们偏向受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植的新兴产业板块机会,比如生物医药等。

热词:

  • 退市标准
  • 退市制度
  • 发行监管
  • 破发
  • 创业板市场
  • IPO
  • 火烧
  • 新股上市
  • 三板市场
  • 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