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今年以来,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始终制约着股市的反弹,也促使大盘走出一个明显的下降通道。从12月1日公布的PMI数据来看,11月PMI指数已经下跌到50以下,为49,而新订单指数、生产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均大幅下滑,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回升,这表明未来企业去库存的压力在加大。
宏观方面预计,从年内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经济将处于衰退阶段,即通胀回落,经济增速下行。从历史上的衰退时间跨度来看,一般要经历7个月左右,因此,预计明年3季度前后经济才有可能进入复苏阶段。而引起经济回落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出口与地产,受到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以及国内房地产持续调控的影响,预计中国整体出口增速将回落到13.5%,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15%。
从货币政策基调来看,通胀控制住后,国家将在总体上对目前过低的货币增长进行一定松绑,但是不会全面放松,全面放松指对所有行业放松,未来政府还将实行有保有压的政策。事实上,12月1日央行已经宣布自12月5日起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主要观点均认为此举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负增长的影响,其实投资者对此已有一定预期,只是下调时点早于预期。考虑到外汇占款很有可能继续下降、银行流动性紧张格局还需要对冲,预计准备金率不久之后仍将下调,预估未来12个月的下降幅度在2个百分点左右,即降准4次左右。
不过,央行一直将存款准备金率视作“中性”调控工具,即不代表着紧缩或放松的方向性选择,而是作为调控市场流动性的手段。应该关注到,10月份的外汇占款已经变成了负增长,而10月份的M1,M2的增速也已经分别下降到了8.4%和12.9%,达到了过去10年中的最低水平附近。因此,央行降准更多的是对冲外汇占款负增长的影响,为保证实体经济正常运行采取的措施,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若市场对于货币放松预期过高,将导致市场大起大落。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难言乐观、政策全面放松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12月市场将出现较大的震荡,此时选股应该注重防御,注意个股的“安全边际”:一是超配稳定增长性行业,谨慎配置,或者只能短线持有周期品;二是选择成长股时应综合考虑个股的成长性与估值的匹配性,选择PEG较低的个股。之所以建议防御为上,注重安全边际,这是因为从经济周期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通胀下行、增长下行的阶段,即“衰退”阶段。根据美林的投资时钟,在“衰退”阶段,应该重视防御型投资,此时以配置债券为主,股市应超配稳定增长类行业,如消费和医药。短线来说,前期有游资主攻的文化传媒、环保、军工等,在一轮调整之后,总会有自救表现,此类反弹都可适当留意,把握好快进快出的时机,或作逢高减持操作。
沪指2300点一线近几日总是将破未破,从历史上看,底部从来都不是守出来的,而是砸出来的。所以在年底资金面整体偏紧,人们多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未来政策定调之际,在战略层面要做好为明年行情准备的工作,多从基本面选择公司纳入备选池,但在战术层面应多注意防守,控制仓位、保留现金主动权,应该是最稳健务实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