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2011年保险产品销售遇冷 全年表现熬字当头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1日 09: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报记者 胡金华 高和平 上海、北京报道

  2011年,对于中国的保险业而言,无疑是难熬和痛苦的一年。

  “如果说规模庞大的保险业是一座大山的话,那么每一笔保费就是加高这座大山的基石,经过五年的发展,2011年保险业面临的所有困难总结起来无非是两条,保险产品难卖,全年保费增长计划无法实现;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不佳,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出现双熊,这都加剧了保费增收的难度。”12月26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卢丹告诉本报记者。

  综合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2011年的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从制度、规则到业务模式和消费者行为,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面对银保渠道的收缩,银保产品难卖让各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比2010年缩水了千亿元;普通的分红险由于央行的数次加息,收益率的不尽如人意也难以吸引人;再看投连险,已经变成了明日黄花,在几乎所有的权益类金融投资产品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能比较的无非是哪个投连险账户亏损更少一点,但这样的比较本身意义就不大。

  “我们现在销售的基本上都是重大疾病保险和年金型保险,这些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小,由于客户基本都不认可,我们已经很少向客户介绍投连险和万能险产品。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之前几个月出单情况并不好,我每个月销售的保单保费都不足万元,不过12月的保险销售还不错,目前保费已有4万多元,基本上都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友邦保险资深营销经理刘俊辉告诉记者。

  如果给所有类型的保险产品在2011年的表现打分,无疑只能徘徊在及格线附近。真要数亮点的话,就是在2011年这样一个羸弱的市场环境中,变额年金保险产品终于出炉,尽管由于市场规模太小,产品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但这毕竟是留给2012年的一点期盼。此外,千呼万唤的税延型养老保险有了一点进展,也值得欣喜。

  对于2012年,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这样期望,资本市场能够好转,银保渠道的颓势能够止住,市场上会出现更多更好的保险产品。

  保险·变额年金

  唯一亮点 保费收入已过3亿

  一直以来,国内保险产品都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养老金市场,产品相对单一,多为等额年金型产品,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递增年金。2011年下半年出现的变额年金保险,成为了市场上的一道亮点。在投连险销售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变额年金保险的出现至少在回报上给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有可能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拥有保底收益,比投连险更加安全。

  2011年5月10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的通知》和《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计划采取区域限制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五市启动变额年金试点。2011年6月、7月、9月,金盛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和华泰人寿变额年金保险产品分别获批。本报记者了解到,截止到12月下旬,三家保险公司的变额年金产品保费已经超过3亿元。

  尽管受制于2011年市场整体投资环境不好的影响,在运作了将近半年之后,上述三家保险公司的变额年金保险产品收益也是为负,不过相比较投连险,变额年金保险至少能够提供足额的保障和本金安全。

  保险·税延养老险

  最值期待 2012年推出极大利好

  税延型养老保险推出落空,无疑是2011年保险产品市场最大的遗憾。

  2011年12月1日,北京市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将尽力争取税延型养老保险在北京试点,这一信息的释放,成为该险种推出时间越来越近的佐证。此前,上海就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研究论证以及推进已经进行了超过三年。

  记者了解到,保监会相关人士已经表示,相对中国版401K计划来讲,推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难度会小一些,推出401K计划肯定会在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之后。

  无论是中国版401K计划还是税延型养老保险,本质都是政府通过给予减免或递延的税收优惠政策方式,鼓励企业为职工购买年金产品补充养老保险,只不过前者是企业购买年金产品可在税前列支,而税延型养老保险则是个人通过企业自己购买养老险产品,个人部分的薪水可以税前列支。两种养老保险哪个先推行,都会促进保费的快速增长。

  在上海,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筹备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前上海市保监局局长马学平表示,上海推出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已经写入了上海市的“十二五”规划。在具体的进程上,现在难点在财政部,由于涉及到税收问题,需要部委层面的进行协商。

  业内人士分析,只要税延型养老保险在2012年顺利推出,对于保险业而言,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保险·银行保险

  监管发威 保费拉动势头减弱

  2011年最落寞的要数银行保险了。由于银保存在销售误导等违规行为,从2010年底起,监管部门开始下发一系列整顿通知。新规定的威力在2011年影响极大,不单如此,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以及定期存款利率的上升,也对银保形成夹击,导致以往对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居功至伟的银保销售,逐渐黯淡下来。

  已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三大保险巨头在公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时,都承认银保新规的实施,对于公司的银保保费收入造成了影响。

  记者查询到,平安人寿的银保业务规模由2010年上半年的162.69亿元减少17.3%至2011年同期的134.59亿元;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业务收入280.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中国人寿2011年上半年实现银保保费944.21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3.5%,但增速下降。

  来自保监会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1年1月至10月,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下降7.2%。尽管个人代理、电话营销、网络销售等渠道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由于银保业务占比达到50%,银保收入的下滑导致寿险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有十多年保险销售经验的资深规划师李金凤告诉记者,无论是通过银行或者保险营销员购买保险,消费者自己都要多问、多看,是不是保本的、究竟能有多少确定的收益等等,因为有些销售人员确实不负责任,只是一味夸大产品收益。消费者投保的前提是,一定要清楚自己所购买的是份保险产品,是哪种类型的,分红型的或者万能型的,能获得怎样的保障和收益。

  保险·富人险

  巨额保单拉保费 险企跟风

  一张年缴保费32万余元,保险金额为9000万元的大单,不但刷新了北京市最高保额保单的纪录,也让市场对富人险的热度再次上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保险公司对于富人险的关注始于2005年,但集体热捧是在2011年发生。针对富裕人士推出的高保费、高保额的险种,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有涉及。

  如中国人寿的福禄尊享分红险,投保门槛最低150万元,且上不封顶;太平人寿的卓越人生综合保障计划,百万保额起保、不设最高限额;泰康人寿的尊崇一生保险计划,最低保额也要100万元;中德安联人寿的盛世尊享高端系列产品,年缴保费20万元起。

  “现在消费者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购买保险产品的金额及保单数量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高保费的大单更是频频出现。”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保险公司热推富人险,是出于快速拉升保费收入的需要,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定不要盲从。

  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购买上述9000万保额大单的这位先生,本身年收入较高,为某公司高管,家庭生活水准也相对较高。而经济实力有限的消费者,要量体裁衣,虽然作为一家之主的顶梁柱,的确需要保险保障,但购买保险产品不一定越多越好,还要根据个人以及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购买保险的金额不要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

  保险·意外险

  重大事故引发关注度提升

  7月23日甬温线动车发生追尾事故、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两车追尾,2011年频发的重大事故,让意外险的销售进入了一个火热期。

  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在7·23事故发生后,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的人数只有70多人,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30%,在理赔金额上,除个别超过20万元外,多数理赔额都在10万元以内。但是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咨询和购买意外险尤其是交通意外险的消费者明显多了起来,旅游意外险、综合意外险和交通意外险这三个意外险产品的日销量出现成倍增长。

  来自保监会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1年前十一个月,全国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达到了312.89亿元,同比2010年前十一个月,全国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只有257.58亿元,增长率达到了21%。

  在媒体工作的陈先生就在最近投保了一款十年期的返还型意外保险,年缴保费9600元,他告诉记者,越来越多发的事故让风险到处存在,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途中,地铁、路面交通都是高峰期,人多拥挤发生意外的几率比较大。而一旦发生意外,就面临就医诊治、不能上班等问题,治疗的费用加上误工费用可能高达几万元。

  中宏保险理财专家表示,很多人没有足够的保障意识,未投保相应的人身保险,即便少数人投保,保额也很有限。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因此购买时首先要考虑保障需求,意外和疾病是不能预知的风险,在给自己做保险规划时,首先就要满足意外、疾病类的保障需求。

  美亚的保险专家也告诉记者,目前社保虽然已经达到了广泛覆盖,但发生意外事故时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此外医保在统筹基金的应用上通常规定了最高支付限额,在药品上也有一定的限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上班族平日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意外风险意识不可或缺,通过购买适当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可在获得意外身故、残疾保障的同时,还能获得不同限额的意外医药补偿保障。而一般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具有储蓄性,保费只是保额的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很实用。

热词:

  • 保险资产管理
  • 保险产品
  • 保险试点
  • 保险营销员
  • 保险资金
  • 保险保障
  • 保险计划
  • 保险销售
  • 保险意识
  • 产品收益
  •